子却保持了诡异的沉默?
众人还在不解,俞白景却已经不管那么多了,等到天气稍微凉快些,便喊上孟扶光说要去宿曲大街亲眼看看如今的商市。
孟扶光自无不可,众人乔装打扮一番出了宫,驾着车往宿曲大道去。
谁知才到大道街口出,车马就进不去了。
负责维护治安的御士说,前面不允许车马进出,无论来者何人,都要下车步行。
俞白景听到这话还挺高兴,便下了车带着几人步行往里边去。?
第127章 异曲同工之妙
这宿曲大道,与孟扶光第一次来时大相径庭。
里面原本还算宽敞的街道,如今修的格外宽大。可因为道路两边全是摆满了摊子的小贩,那种阔绰的宽敞却仍旧瞧不见,只觉得热闹非凡。
众人往前走去,见商贩占据了两边道路,只留下中间堪堪同行过一辆车驾的空间。
而这个空间,还是预留出来给众人急用的。
俞白景当初只命人修宽大道,后续执行的人是谁,如何去安排,他却毫无参与。
如今看到南来北往的各国商贩都在这里井然有序的做着生意,俞白景也不由得对这安排事项的人多了几分好奇:“商市一块,是由何人来主持的?”
公子项竹连忙说:“交给了余氏。”
余氏是个小宗,虽也是卿大夫之族,但与国中真正的卿大夫却又扯不上多少关系。
余氏宗子有些没落,里面的家主便也不甚上心,对后辈的教育更是疏忽,所以余氏如今众人都已经不甚熟悉了。
俞白景自然对余氏也是一无所知,听公子项竹解释了一番后,他问:“那你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这事儿说来话长。”公子项竹笑道,“当时大道初初修好,其他商客前来入驻后,经常因为交换东西抢占地盘而发生矛盾,我那时也被烦得焦头烂额。后来有个小少年出面,建议统一一样交换物件的东西,让商客们减少争执。”
俞白景挑眉说:“这岂不是与置公币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公子项竹的笑容加大。
正是因为这少年的提议,和孟扶光提出的置公币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公子项竹对这少年高看了一眼。
仔细询问了少年的姓名年纪,发觉他有种不符合同龄人的聪慧成熟后,公子项竹便把他带到了身边。
后来给商客们划分地段,又规划中间路途通过的道路长宽,还组建巡逻队等等,都是这少年提出来的。
如今商市能够如此平稳繁荣的进行,这少年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
俞白景听得来了兴趣,问道:“此人在哪里,可否带来叫寡人见上一见?”
公子项竹环顾一圈,说道:“应当就在前方,他做事一丝不苟,最近商市的人越来越多,他每日都来这里。”
俞白景便跟着公子项竹一直往前走。
路过诸多摊子,大家还感兴趣的看一看。姚国的酒、郑国的茶、卫国的器皿……等等东西琳琅满目,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以前跑遍各国才能买到的东西,如今在俞国这一道大街市集上,就能全部看到,所有人都大呼痛快。
甚至,孟扶光路过一个摊子时,还瞧见了卖孟国兵刃的。
见到家乡熟悉的东西,孟扶光便忍不住停下来看,俞白景瞧见了,也跟着停下来:“可有喜欢的?”
孟扶光摇摇头,视线从哪些兵刃上划过,说道:“随意瞧瞧。”
俞白景却在看到那些兵刃后,明白了孟扶光的想法。
不是孟扶光想买这些东西,而是她想家了,想孟国了。
一股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俞白景看向孟扶光的眼神,变得温柔疼惜起来。
孟扶光却很快收回视线,神情平静道:“走吧。”
她从摊子前掠过,俞白景见状,也没有再停留。
众人一直往前走了很久,却还看不到这条大道的尽头。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货物和人,黑压压的人头为这本已经凉快的天,又增加了几分燥热。
直到路过一个小街口,公子项竹才算是找到那余氏少年,对方正好在处理一场纠纷。
俞白景在旁边平静的看着,见这少年冷静从容,甚至很有条理的处理完事情,不由得满意点头。
公子项竹将他喊过来,叫他面见贵人。
少年看了俞白景片刻,直接行礼:“余定见过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