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留下他一条性命。
却没想到他自己在俞国,先把这条命葬送了。
孟扶光沉沉吐出一口气,最终还是将书简交到了旁边去。
游侠危邑还跟在她身边,见状好奇问道:“女公子,发生了何事?”
孟扶光也不避着他,平静道:“公子卓无死了。”
危邑愣了下。
因着乌鸿雪是公子卓无的老师,所以危邑和这位少年也打过交道。
只是公子卓无瞧着率性,实则有些跋扈,更是看不起他这等平民出生的人,所以危邑并没有和他打过什么交道。
如今听到公子卓无没了,他也只是心中微怔,便收回了思绪。
孟扶光从田垄上起身,望着眼前连片的土地,双手背在身后道:“国君不日便到临阳,我留在永夷的时间不多了。”
危邑诧异的看着孟扶光,孟扶光也在此时回过头来,她看着危邑神情诚挚而凝重:“先生能否帮我一个忙?”
危邑连忙拱手道:“女公子请说。”
孟扶光道:“天下游侠众多,可我麾下这样的能人却寥寥无几。若是先生能够引荐,便可为扶光增添不少助力。”
危邑明白,这就是孟扶光留下他的目的。
他是乌鸿雪的门客,对于乌鸿雪的恩情还没报,自然不可能留在孟扶光身边效力。
但若是引荐他的朋友……
危邑在孟扶光身边待了数月,已经对这位女公子的秉性摸了个半熟。
知道她礼贤下士,从不问英雄出身,危邑便也动了推荐好友的念头。只是孟扶光从未开口,他不好意思提出来而已。
现在既然孟扶光提出来了,那他也没有理由推辞。
危邑再拜下去,爽快的应下。
孟扶光心中稍感安慰,回到军营后,又立刻叫人去传信。
这些信送往了四面八方,没有人知道孟扶光做着什么样的打算,但很快,孟扶光给俞白景也去了一封信。
孟扶光回国快半年,但两人始终保持着联系。
俞白景偶尔会托人送来些精美的礼物,大多数都是和孟扶光交流着国内的变化。
孟扶光将夷丰、永门二邑合为一县城的做法,便是由俞白景得来。如今永夷变化还算顺利,俞白景在泾水会盟刚结束,就宣布将国制正式更改为郡县制。
郡县的长官由国君亲自任命,收回部分大夫们侵占的土地为国有。而将士们的出身不论,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便能换得爵位和土地。
这样的举措,比定贷息一事,还让诸大夫们不能接受。
第二次抵抗国君的态度轰轰烈烈展开,可谁料,国君麾下百里竫带领士兵,捉拿了一大批人。
这些人都有不多不少的罪名,足以叫国君将其抄家流放,又或者施以黔刑。
最严重的,自然杀头取了性命。
这番举动来得措不及手,许多诸如申家这样的宗氏,还来不及摸透俞白景的打算,便被清洗一空。
国都的大宗申氏没了,卿大夫们有些兔死狐悲,却听俞白景又扶持了一位新的申氏宗子上位。
这便是当初受伤时,收留了孟扶光和俞白景二人的乡大夫申朋奚。
申朋奚不过三十出头,能够直接被提拔为郡守,那是极高的荣誉。
但除此之外,俞白景还将他任命为大司农,负责整个俞国的农事,保证俞国的粮食充足。
天降好事,申朋奚激动的无以复加,恨不得把十二分的精力都拿出来。
他学习俞白景的做事风格,选拔身边能用的人才,不拘年龄和出身,甚至最后连性别也不限制,很是在俞国出了一番风头。
不过正因为他能豁得出去,在俞国后来的慢慢仕途中,他倒是一直顺风顺水。
而此时的俞白景,正在雷厉风行的抓国中政事。
他能有这样的决定和打算,也得益于孟扶光当时的提醒。
若是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便是卿大夫执政,国君也不会受制太多。
因此从去年开始,俞白景就已经用通关市、定贷息以及置公币等事,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直到现在,俞国的兵力基本尽归他手下。
所以他才能大刀阔斧的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是接到孟扶光的信后,俞白景却犹豫了一会。
公子项竹看到,好奇道:“女公子说了什么?”
俞白景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