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扶光 > 分卷阅读206

分卷阅读206

来无回。

几人说走就走,大营交给了弈临,孟扶光和俞白景、百里竫二人往边城去。

翁青如今就守在边城,原本他要回来一趟,如今孟扶光过去,几人便直接在边城会面。

俞白景离开没多久,他在国内给孟扶光写的信以及一整车的礼物,就送到了行宫处。

弈临叫人卸下来,看着那些精美的绢布,不由得轻蹙了下眉。

这个俞侯……净做些讨小女孩儿欢心的事。

弈临思前想后,最终还是给孟伯阳去了封信。

不管俞白景是因公因私前来,让公子知道也是好事。最重要的,还能考察下俞白景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

……

已经前往边城的俞白景,并不知道这些事。

他们策马北上,途中经过许多农田,看到里面有安心忙农事的百姓。而在一旁的田埂上,有几个孩子正在嬉闹。

这样的场景,俞白景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自从回到俞国成为俞国公子后,他每日见到的,不是俞国公子的勾心斗角,便是外边各国之间的战火连天。

百姓们能在和平安稳的环境下,慢悠悠的生活,好似成了最奢侈的事。

而如今,这一幕在孟扶光的治理下出现了。

俞白景速度慢下来,孟扶光察觉到后,也停下马问道:“怎么了?”

俞白景示意田中的百姓,问孟扶光:“这是来闵的百姓?”

孟扶光点了头:“将白狄赶走后,我免了三年赋税,他们便主动回了故土。寇星洲是治理政务的好手,他找的大司农对农事也特别精通,永夷县丰收的事你应该也听说了,如今那位大司农被我调来,掌管来闵郡的农事。”?

第171章 传说中的儒将

虽然来闵的百姓,错过了春播,但夏日秋日也有能够播种的东西,这一年的土地也算是没有荒废。

总归在年底,不要饿肚子就行。

几人慢悠悠的骑着马往前走,百姓们听到马蹄声也没有惊慌,只是抬起头看了眼又继续低头去忙。

这样平和的姿态,是孟扶光用了三、四月时间才换来的信任。

也只有孟军才能换来底层百姓这样的信任。

百里竫在心中暗叹口气,他和俞白景对视了一眼,什么都没说。

路过农庄和村子后,三人又拐上了大道。

如今各国之间的道路并不怎么好走,虽说也有供传信兵走的大道,但这大道下了雨便泥泞不堪,有时候小道反而要更加好走一些。

孟扶光骑在马上,越过大道快要看见边城的模样后,才慢下来对俞白景说:“待彻底将白狄赶出这一带后,我便叫人把这路修一修。”

八百里加急时,这样的官道很碍事。

若是能修成京邑那种宽阔平整的青砖石大路就好了。

俞白景回头看了眼飞扬的尘土,点了头:“是该修一修。”

来闵是抵抗狄戎南下的第一道防线,这里的军情比任何地方都重要得多。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恐怕都需要在这里筑起一道防线。

三人边说话边到了城外,有将士一眼认出了孟扶光,连忙小跑着去城内给翁青传信。

至于剩下的,除了各司其职外,便有人凑上来打招呼:“将/军,您怎么来了?”

俞白景看着那些雀跃的士兵,笑说道:“你的兵都认识你。”

孟扶光微挑眉头,道:“何止?”

他们孟国的百姓,基本上都认识她。只要在孟国境内,她就别想着伪装打扮。

士兵高高兴兴的带着孟扶光往城内走,对于俞白景二人只是好奇的看了几眼,也没有过多的询问。

才进入城内,翁青就已经闻声前来。

他对着孟扶光抱拳行礼后,打量着俞白景道:“这两位……不是我们孟国人吧?”

俞白景已经听过孟扶光对翁青的介绍,也知道孟扶光对这位翁青将/军评价颇高,便感兴趣的拱手道:“翁将/军好眼力,我们来自俞国。”

“原来是俞国的朋友。”翁青眼眸闪了闪,笑着侧开身道,“既然是我们将/军的朋友,那便也是青的贵客,二位请。”

三人去了翁青的住所,叫俞白景有些诧异的是,翁青并没有带他们去边城的驻营。

俞白景本来还有些好奇,甚至想让百里竫到时候与这位彭翁外孙比划比划,谁料孟扶光解释道:“翁将/军一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