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家国君一瞧便是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主,那他们这些臣子以后该何去何从?
……
俞白景的大典在众人的操持下,办得很是隆重。
而称王的这个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到了各处。
大概是有孟侯在前,众人这次虽然惊讶,但也没有那么震惊了。甚至有不少国家的国君,都开始蠢蠢欲动。
既然其他国家的国君能称王,那为什么他们不可以?
要称王,大家就一起。
有了这个认知,列国诸侯瞬间就变成了各个王。
什么周王、单王、郑王、韩王……等等,数不胜数。
一时间,天下遍地都是王。
其中最让人忍俊不禁的,便是横立在中南地带的一个淮夷小国,不过区区弹丸之地,竟然也称王,冒出个伊山王出来。
这伊山王是淮夷和汉人所生,带着一半汉人的血统。因此国中民俗习惯都跟着汉人学,就连亲戚关系也要跟周围的大国诸侯扯一点。
今日喊这个诸侯为叔父,明日喊那个诸侯为舅父,因为腰弯得够低,诸侯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
甚至偶尔在他又需要的时候,还出手帮一帮。
只是这次他突然称王,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说天下众人皆兄弟,甚至要求诸国减免伊山国的关税,瞬间引起数国不瞒。
离这伊山国最近的,便是周国。
周国的国君性子暴躁,但因为国力不强,也很少作妖。
在这个混乱的英雄时代,周国的国君很懂事的做中立者,谁也不惹谁也不帮。只有在世代交好并有姻亲关系的单国政事上,偶尔说几句话。
除此之外,周国简直称得上游离在各国之外。
但这次伊山国的举动,却惹恼了周国的君主,年过半百的周王立刻要御驾亲征。
周国打伊山国,国中朝臣并没什么意见。就那伊山小国,随便动动手指就能灭掉,何须如此大费周折?
单国却在听说消息后,还特意增派了数万大军,表示了盟国的友好。
周国的大举攻伐,掀起了中南地带的第一波战事,随后宣闻的大兵也抵达了孟国边境。
此时刚到年前,是孟国的腊月二十七。
孟扶光并不在边境,她陪着父亲孟王离国寻君夫人,朝中政事交给了公子伯阳。
孟伯阳早就做好了被王室围攻的准备,在孟国称王的消息传出去后,便第一时间修筑了边城的防御战事,甚至还加派大军去往边城。
一时间,双方就这样亘在了孟国边境外。
而孟扶光却坐在马车上,晃晃悠悠的出了国。
见孟王在路上总是忧心忡忡的,孟扶光安慰道:“战事比我预料的来得更早些,如今乱象四起,宣闻带领的王师也备受磋磨。他们还未休整好便又来我孟国,在气势上就首先要差一截。”
孟军在列国中都有名,唯一能超越他们的,大概也就邢国了。?
第198章 是什么风把君上吹来了
可邢国如今还忙着收服各个小国,压根顾不上孟国这边。便是能抽出空来,也不会帮着王室针对孟国,所以孟军基本上没有多少压力。
便是不能大胜,自然也不会败给宣闻。
况且孟国精兵良将多,粮草又充沛。宣闻的军队千里迢迢赶过来,后勤跟不上,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只要拖下去,败得必然是宣闻他们。
孟王心里也知道这个结果,但就是止不住的担心。能征善战的女儿不在战场上坐镇,他就更担心了。
孟王思来想去,便有些犹豫的说道:“不然……你就不必陪寡人去了,军事繁忙,营中离不开你。”
孟扶光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笑说道:“父王的安危更重要,我陪着父王见到母亲后,再回来也不迟。”
孟王便叹了口气。
外边不安宁,有女儿陪着确实要安全许多,但国事也很重要。
他想了想又说:“那不如叫弈临或是翁青回来?”
这两人都是猛将,回来一个撑场子总是可以的吧?
孟扶光看了眼孟王,见他似乎已经不再计较虎符的事了,便说道:“翁青那边离不开,狄戎常年来犯,最近正是战事多发的时候,他只能继续留守在那里。倒是弈临……”
孟王知道孟扶光什么意思,冷“哼”了一声:“既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寡人自然也不再计较。但此事决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