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扶光 > 分卷阅读255

分卷阅读255

自知之明。

不仅他本人不敌孟扶光,就连俞国的军队也不敌孟国军队,所以二者之间厮杀没有什么意义。

不如取个折中的方式,对他们两人好,对两国的百姓也好。

如今因为两人之间经常联手作战,双方的将士倒是已经熟稔起来了。

孟扶光并没有拦着俞白景,反倒放手叫他去。不过俞白景走后,就有人在孟扶光面前开始说俞白景的坏话了。

刚开始是在孟伯阳耳边煽风点火,后来则是直接在孟扶光面前挑事。

而这些人,就以严埠为首。

说起严埠这人,孟扶光倒也是佩服。

他是旧贵族的代表,也是世家转变的风向。

当时孟伯阳还是孟国公子时,严埠严防死守,完全抵制新政的变革,甚至和孟扶光之间都结下了恩怨。

后来国中改郡县制,陈瑜被杀,孟侯称王……

种种迹象都和世家所想的道路偏离后,他又干脆利落的投诚,成了公子伯阳的磨刀石。

但这块磨刀石,如今依然存在着,甚至应当还能存在很久。

孟扶光说起来,也觉得稀奇。

她对严埠很是厌恶,可不得不说,在和世家贵族的周转中,严埠起到的作用也很大。

也是因为如此,严埠才能继续站在朝堂中。

孟扶光因为先前“禅位”流言的事,对朝中事务大多都是能避则避,实在避免不了,才会帮着孟伯阳处理。

可时间久了后,朝中终于刮起一阵流言,说女公子妄想对孟王取而代之。

这流言是悄无声息传出来的,等传到孟扶光耳中时,已是人人皆知。

孟伯阳在朝上沉默良久,最后下朝后将孟扶光请到了殿中。

没人知道兄妹二人说了什么,只是孟扶光从殿中出来后,当晚便收拾行李,快马加鞭往军中去了。

她这样的举动,仿佛坐实了兄妹二人不和的事实。

就连远在行宫的老孟王,得知消息也给孟伯阳传来了信。众人都知道信中老孟王痛批孟王,骂他不善待亲妹妹。

但孟王什么都没说,只将这造价不菲又精美的纸张扔进了火盆中。

流言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

孟伯阳也什么都没说,照样与乌鸿雪进行新政的推行。

而孟扶光赶赴军中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挥兵南下。

她要去活捉陈璜。

此时的陈璜还在苟延残喘,宣闻大军在孟国边境久攻不下后,只得回防转职南边。

王城和周围的几座城池全丢,宣闻无处可去,只能把淄水边上的大军也撤回来,整合一番随着陈璜的脚步去。

有了宣闻在手,陈璜的底气似乎又回来了,他在东南的一个小城里重新称王,又名南陈王室。

宣闻打仗的实力不容小觑,很快便南下支持陈璜再次登基,然后短短时间内收服了周边小国,让陈璜的势力又重新高涨起来。

东边的卫、黎已经归顺孟国,周、单二国也降了俞国,北边的些许戎夷小国被邢国打服,一时间天下变成四国分立的景象。

而此时,新王继位蓄势待发的邢国,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点。

孟扶光没有空去关注邢国,因为东部地区还有许多烂摊子要她去处理。

孟国的地势有些尴尬,虽然收服了不少小国,但因为没人驻兵前来管理,诸侯国的贵族依旧有些蠢蠢欲动。

若是一个不慎,他们大概会暗中积蓄实力,然后再重新取而代之。

孟扶光提拔了不少年轻将领上来,又把寇星洲从来闵郡给拎了过来。

在孟伯阳继位后,寇星洲原本是要被提拔回临阳的,后来还是孟扶光力谏孟伯阳,叫寇星洲放在基层后,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如此,新收来的国土,又有了需要寇星洲的地方。

花了大半个月处理好这些琐事后,孟扶光立刻带领大军往南去,开始面临这一世她和宣闻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战。

对于宣闻,孟扶光了解甚多。

此人军事才能极高,可刚愎自用,很少能听进去别人的话。

便是陈璜这个王上,在很多方面也很少叫宣闻能够服膺。

上辈子就是因为宣闻总不服孟扶光,所以二人之间有很多矛盾。加上宣闻总看不起孟扶光是女子之身,连带着对她的部下也有所排挤,所以两人基本没打过什么交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