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城搬运过来的这个兵工厂规模不小,如果全力开工的话,每年能生产18000条步枪,再加上潍县这边的那点产能,每年能生产20000条步枪。
除此之外,只要原料充足,这个工厂还能生产子弹、炮弹,还能少量生产老式的架退式山炮。
对于那些老式的架退75mm山炮,丁书言不感冒,因为他知道,现在西大陆已经开始换装新式的管退式火炮了。
管退火炮,可以通过退制器卸掉后坐力,让整个炮身保持稳定,订好了坐标之后,可以连续射击,不用打一发瞄一发的那种,哪怕是需要改变射击目标,调整起来也很容易。
不过,小口径的37mm平射炮,丁书言还是很需要的,虽然他已经开始让兵工厂研制迫击炮了,但迫击炮也不是万能的,很多火力点需要直瞄火炮来摧毁。
由于把几乎整个第八混成协缴械了,现在丁书言这边的枪械并不太缺,因此,现在兵工厂的主要产能都在生产81mm迫击炮、37mm平射炮,以及炮弹、子弹和手榴弹,剩余的产能才生产步枪和重机枪等枪械。
除此之外,丁书言还从科技图书馆里拿出了一份布伦轻机枪的图纸,让工厂开始按照图纸仿制轻机枪。
布伦轻机枪是大名鼎鼎的捷克ZB26轻机枪的改进款,除了射击更稳定外,最大的改进就是20发的直供弹匣,变成了30发的弧形弹匣。
另外,丁书言还拿出了一份60mm迫击炮的设计图纸,仿制60mm迫击炮。
如果81mm迫击炮是营级火力的话,60mm迫击炮就是连级火力。
在实际作战中,81mm迫击炮还是有些太沉重了,在伴随步兵作战的时候,不是很方便,60mm迫击炮就轻便多了,一个人就可以轻易携带着转移阵地,弹药手也可以携带更多的炮弹,对于机枪的威胁更大。
更重要的是,有了迫击炮和轻机枪,丁书言就可以为部队编练新的班组攻防战术,当然,最经典的就是三三制班组战术。
这样一来,部队的伤亡会更小,攻击能力也会更强,整体的战斗力也会直接上一个台阶。
潍县这边的局面稳定下来之后,丁富贵跑过来问道:“少爷,咱们俘虏的第八混成协,有很多死硬分子,就是不愿意投降,怎么办?要不要......”
说着,丁富贵做了一个刀切的手势。
丁书言却笑了笑:“都是大夏人,没这个必要吓死手,咱们要是把他们给杀了,以后谁还敢投降我们,不愿意投降也没关系,给他们发一点路费,把他们打发回去吧!”
“少爷,万一他们回去之后再打我们怎么办?”
“凉拌,到时候再收拾他们就是了,你以为把他们扣住,朝廷回援的大军难道就不会打我们了吗?咱们打回去不就行了!”
所有人都以为新军跟南方起义军之间的战争,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没想到风云突变,没过多久,新军统制袁项城就私自跟南方的起义军达成了停战协议。
紧接着,他带着军队返回了京城,宣布大夏的小皇帝退位,取消原先的年号,改元西历,宣布今年是西元1911年,手下新军的五个镇,也把番号改成了五个师。
袁项城则宣布自己担任大夏国的摄政王兼内阁总理,总理大夏国的一切朝政事务,要带领大夏国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件事在大夏国引起了一片大哗,维新派和保守派吵成了一锅粥,维新派认为这会给大夏帝国带来一片新气象,保守派则认为袁项城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投机分子,比如鲁省巡抚李秉鸿,身为前朝的封疆大吏,第一时间就宣布投靠了袁项城,但钱仁礼却辞职了,在家里借酒消愁。
西方列强对于袁项城却是十分支持的,他们宣布,只要袁项城能稳住局面,他们就会给他提供大量的银行贷款,帮助他渡过新内阁的困难时期。
袁项城成了摄政王兼内阁总理之后,目前实际控制的地盘只有冀省、豫省、鄂省,真正掌握的精锐军队,也只有手下的5个师。
不过,在这个时代,手下有5个师的兵力就已经不少了,朝廷新军精锐总共也只有6个师,其余的那些所谓新军,要么是巡防营滥竽充数,要么是刚刚编练不久,战斗力孱弱。
至于南方的那些起义军,听起来人马不少,声势浩大,但实际上都是临时拉起来的壮丁,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面对袁项城的新军,实际上根本挡不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