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京的摄政王府中,袁项城幸灾乐祸的问:“太好了,东洋人在鲁省登陆了?听说相当一部分还是从龙口的,这明显是冲着潍县来的。
我就知道,这些东洋人贪婪成性,这么好的机会和借口,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但要拿下胶州,可能还要控制整个鲁省,这姓丁的要倒霉了!”
他的首席幕僚徐世昌有些担忧的说:“王爷,万一这些东洋人霸占了鲁省之后,赖着不肯走怎么办?”
“东洋人忙活了一通,人家肯定是要收回本钱的,他们只不过是想要钱,只要咱们不主动惹他们,那些东洋人对咱们不构成威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胶州之前不也被普鲁人占着吗?谁占着都一样,最关键的是,咱们不费一枪一弹,借着东洋人的手,就铲除了咱们的眼中钉,岂不美哉!”
“王爷,话是这么说,这东洋人可不比普鲁人,当年他们占据了辽东,烧杀抢掠的事情可没少干,万一激起了民愤,咱们如何替他们收场啊!”
“两害相权取其轻,能借东洋人的手,铲除那个姓丁的,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至于东洋人的那些德性........嗯.......到时候让外交人员谴责他们,再让西大陆人斡旋一下就好了!”
“王爷,万一这姓丁的不肯跟东洋人交战,退兵保存实力,我们该怎么办?”
袁项城冷冷一笑:“想要这么保存实力,可没那么容易,丢了地盘,他们的粮饷找谁要?武器弹药怎么补充?再去跟其他人抢地盘吗?
跟其他人抢地盘也就罢了,如果姓丁的那小子敢跟咱们动手,咱们可是占据了大义,不敢跟东洋人打,却来进攻咱们,必然会军心、民心尽失,又没有粮饷和后勤补给,失败是必然的!”
接着,袁项城又微微一笑:“最好还是让他们跟东洋人拼个两败俱伤,等会儿你就去给鲁省军发个公函,要他们保境安民,维护鲁省的主权完整。
另外,你再去找几家报纸,让他们捧一捧鲁省军,把公函的内容暴露出来,只要这姓丁的还要脸,必然要跟东洋人碰一碰的。”
“那咱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做一些准备,等那个姓丁的战败之后,彻底来个一网打尽,要知道,姓丁的组建的鲁省军,战斗力可不低,当年的那群乌合之众,都能击溃精锐第五师。”
“你说的有道理,让段洪瑞率领第八师、十一、十三师,向鲁省的周边靠拢,一旦姓丁的吃了败仗,咱们立刻拿下济南城,只要济南城在咱们手里,就代表着鲁省还在咱们手里,这样对大夏百姓也就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王爷英明,属下这就去办!”
很快,以袁项城为首的大夏内阁,给鲁省督军丁书言发了一份公函,燕京的各大报纸转载了这份公函,又吹捧了鲁省军当年战胜第五师的战绩,话里话外的让鲁省军打一仗,维护大夏国的领土主权尊严。
原本大家都认为丁书言会当缩头乌龟,顶多就是派出小规模部队敷衍一下,然而,让袁项城等人惊讶的是,没过多久,鲁省督军丁书言就在报纸上发表了声明,表示鲁省军一定会捍卫大夏国的领土主权尊严,跟入侵大夏的东洋军队决一死战。
看到了鲁省督军的这份声明,大夏百姓欢欣鼓舞,但周围的那些军阀,他们清楚东洋帝国的实力,以一省之力对抗一个东大陆强国,这个丁书言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疯了。
幸灾乐祸的有之,暗中钦佩的有之,想要趁火打劫的宵小,更是大有人在。
果然,已经成为第37混成旅旅长的刘黑七,亲自找到了已经是第16师师长的孙美瑶。
两人虽然已经分道扬镳,但毕竟以前是一个山头的兄弟,彼此之间还算和气,也从没有撕破过脸。
两人寒暄了一阵子之后,刘黑七开门见山的说:“孙师长,这姓丁的已经疯了,东洋人也给我这边递了话,要我们配合他们的作战行动,等这姓丁的吃了败仗,咱们要不要趁机捞一笔啊!”
孙美瑶有些犹豫的说:“咱们现在已经是正规军了,这样做会不会有些不太好啊,现在全国的报纸可都在吹捧那个姓丁的,咱们这样做可是违背民意,容易遭人骂!”
刘黑七却不以为然的说:“孙师长,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什么狗屁民意,老百姓就是一群供咱们吃喝的绵羊,他们的意见有什么打紧的。
这年头,有兵就是草头王,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实力,这才是正道,等咱们手里有了足够多的兵马,咱们也可以占一块地盘,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