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鲁省军大败东洋军队的消息,从鲁省的报纸传遍了全国,让整个大夏国民都沸腾了起来,这可是近百年来,大夏军队第一次大败外国军队,各种的赞誉扑面而来。
紧接着,丁书言发表了对东洋帝国措辞严厉的谴责,同时还以强硬的态度,质问格兰帝国的公使,是否要偏袒东洋帝国,拖着所谓的协约国集团,与整个大夏国为敌?
这种罕见的强硬态度,再次激起了整个大夏人的响应,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言论,抨击东洋帝国和格兰帝国的无理行径,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抵制格兰帝国商品的热潮。
格兰人的商品滞销,一下子戳到了他们的命根子,再加上他们现在正跟同盟国交战,需要从各个殖民地往母国输血。
没过多久,格兰帝国的公使,就发表了一份公告,表示格兰帝国无意与大夏国为敌,只是想打击自己的敌人而已。
同时他还表示,此次东洋帝国跟鲁省军之间的交战,只不过是双方之间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误会而已,东洋军队只不过是想从侧翼包围胶州,并没有进攻鲁省军的意思,希望双方立刻停火,以免再次造成类似的冲突。
见格兰人开始服软,丁书言又通过报纸,详细的阐述了东洋军队的进攻路线,说明这些东洋军队的目的,就是为了趁机控制整个鲁省,而不是仅仅为了进攻普鲁人。
东洋帝国的公使则向大夏帝国提出了严正抗议,是鲁省军偷袭了东洋军队,这是对东洋帝国的故意挑衅,给东洋帝国带来了严重伤害。
东洋公使还表示,大夏内阁必须要对此做出解释,并对此次事件进行战争赔偿,否则的话,东洋帝国有权对此做出报复性反击。
对于东洋公使的无耻声明,丁书言也毫不客气的做出了措辞严厉的回应,一时间,各方人在报纸上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让鲁省督军的强硬形象深入了大夏百姓的心中。
很显然,东洋人的目的是为了稳住丁书言,争取足够的时间拿下胶州,并往胶州增派援军,而丁书言也乐见其成,赶走了普鲁人,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接收普鲁人留下的资产。
当然,前提是鲁省军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把盘踞在胶州的东洋人赶走,否则的话,就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进攻,普鲁人终于抵挡不住了,他们带着武器装备和一切能带走的家当,坐上了火车之后,投奔到了潍县,算是向鲁省军投降了。
没过多久,格兰人派出了他们的特使,向丁书言索要普鲁人。
“很抱歉,爱德华先生,我们大夏帝国属于中立国,如果我们把那些普鲁人交给你们,就等于加入了你们协约国集团,这不符合我们大夏国的立场,更不符合我们大夏国的利益。”
爱德华愤怒的冲丁书言喊道:“丁先生,我在这里不得不提醒你一下,你只不过是大夏国的一个小小的督军,手里的军队也只有四个旅而已,你觉得你能对抗的了我们吗?”
丁书言却神色淡定,语气平缓的说:“我没有要跟你们协约国集团对抗的意思,只不过是你们欺人太甚了,在我们大夏国境内作战也就算了,还要祸害鲁省内地,进攻潍县。
我们大夏国力是比不上你们,但我们对胆敢入侵我们大夏的敌人,绝不会手软,现在我们鲁省军虽然只有4个旅,但为了反抗侵略,我们很快就会有4个师,甚至是4个军。”
爱德华似乎是被丁书言的态度给感染,也可能是想尽快的平息这件事,语气稍微和缓的说:“丁督军,我们这次进攻胶州,并不是要针对你们,而是为了铲除普鲁人......”
他们格兰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铲除普鲁人在各个殖民地的军事力量,现在,他们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希望可以尽快结束此事。
然而,爱德华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神尾光臣就愤怒的吼道:“爱德华先生,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原先的计划。
我们的第29混成旅团遭到了可耻的偷袭,几乎全军覆没,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这些大夏人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丁书言的目光变得冰冷,语气依然平淡的说:“付出代价?你们想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
“第一,必须要让出潍县县城,交由我们来暂时控制;第二,赔偿军费一千万银元,要现大洋,不要你们的纸币;第三,丁先生必须为我们阵亡的将士立碑,并亲自带着你的军队,给我们阵亡的将士跪拜!”
丁书言似乎被气笑了,一脸无所谓的模样道:“你放心,我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