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啊。”郑闺美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蚊子,当然很惊讶了。
走到一处山下,出现了一棵大树,大约有六米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
其大枝上连排挂着几个果,形如小冬瓜,皮上的凹凹点点,像锯齿。
郑闺美看着一个大果,不禁为之担心。
这么大的果,想必也很重,这树干会不会因承受不了而断掉?
她的担心是多余的,这种树的材质坚密,很强韧,岂会倒下?
菩提亚走到树下,指着一个大果说:“它叫频那挲,吃起来很脆,微微酸,生吃不太甜,如果蒸熟了,会很甜的。”
“摘一个下来。”郑博望大声说。
菩提亚从腰里拿了一刀把子,割断了频那挲果的蒂把。
他把频那挲果放在地上,拿刀子把它切成了两半。
但果皮内的黏液沾到了他的手上、刀子上,此时也顾不得了。
他又把两半切成了四半,又把四半切成了八半。
此时,黄灿灿的果肉呼之欲出、清香四溢……
明代人王佐曾在诗里写道:“硕果何年海外传,香分龙脑落琼筵。中原不识此滋味,空看唐人异木篇。”此果后被中土人称为“波罗蜜”,其原产地为古印度。至于传入中途的时间约在唐代唐明皇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本草纲目》云:“菠萝蜜……内肉层叠如桔,食之味至甜美如蜜,甘香微酸,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可知其对人体是有益处……
但是他们一路上吃了很多水果,根本吃不下了,只尝了一瓣果肉,便匆匆来到海岸,走上船了。
上船后,郑闺美发现手指上还留着菠萝蜜的余香,久久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