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刚走,忽又报秦良引兵回营。
曹真自出帐迎之,刚到寨内,再有人报称前后两把火骤起。
曹真急回寨看时,只见关兴、张苞、吴班、吴懿四将,指挥蜀军入营袭杀进来;廖化、王平从寨后杀来;马忠、张翼亦引兵杀到。
寨中魏军措手不及,只得各自逃生。
众将力保曹真往东而走,背后蜀兵穷追不舍赶来。
却说曹真因懈怠受伏,正奔走时,忽闻喊声大震,只见一彪军杀到。
曹真胆战心惊,却是司马懿率兵来援也。
司马懿指挥诸将大战一场,蜀兵方退。
曹真羞惭无地。
司马懿道:“诸葛亮夺了地势,吾等不可久居此处,且先去渭滨安营,再作良图。”
曹真问道:“仲达何以得知吾遭此大败也?”
司马懿道:“吾遣人来告汝小心提防,来人回报称子丹说并无一个蜀兵,吾料孔明必使伏兵来劫寨,因而知之,故相接应。切莫言赌赛之事,你我只同心报国。”
曹真汗颜,甚是惶恐,竟郁闷成疾,卧床不起。
魏兵屯渭滨,司马懿恐军心有乱,不敢教曹真引兵。
却说孔明大驱汉中兵马,复入关中。
劳军下寨已毕,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
孔明问道:“是谁失陷了军来?”
陈式曰:“卑职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
孔明遂曰:“将令已违,不必多言,汝家小吾自告天子善养之!”
话罢,孔明当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
须臾,武士便悬陈式首于帐前,以示诸将,引以为戒。
孔明既斩了陈式,与众将正议进兵。
忽有细作来报说曹真卧病不起,现在营中治疗。
孔明闻言大喜,谓诸将曰:“若曹真病轻无碍,其必便回长安。今见魏兵不退,则曹真必为病重,故被司马懿留于军中,以安众人之心。吾且写下一书,且教降兵持与曹真,真若见之,必然死矣!”
孔明遂唤降兵至帐下,问道:“汝等皆是魏军,父母妻子多在中原,不宜久居蜀中。今放汝等回家,如何?”
众降军泣泪拜谢。
孔明再道:“曹子丹昔日与吾有约,今吾有一书,汝等带回,送与子丹,必有重赏。”
魏军领了书,遂奔回本寨,将孔明书呈与曹真。
曹真闻言扶病而起,拆封视之,尚未看毕,便恨气填胸,昏绝当场。至夜,死于军中。
司马懿取孔明览毕,只得长叹,遂用兵车装载曹真尸体,差人送赴洛阳安葬。
魏主闻知曹真已死,大惊大怒,当即下诏催司马懿出战。
司马懿受诏,先下战书,提大军来与孔明交锋。
孔明览战书罢,笑道:“曹真已死。”遂批回“来日交锋”,打发使者回去了。
孔明当夜教姜维、关兴受了密计,二将领命而去。
次日,孔明尽起汉中之兵前到谓滨,只见平川旷野,正适两军对阵。
片刻后,两军相迎。
魏阵中门旗开处,司马懿出马,众将随后而出,只见蜀阵中孔明端坐于四轮车上,手摇羽扇,浅笑望来。
司马懿大喊道:“吾主上仿尧禅舜,至今已传二帝,坐镇中原,容汝蜀、吴二国不臣者,实乃吾主宽慈仁厚,恐伤百姓也。汝乃南阳一介耕夫,如此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因尽灭!如若汝省心改过,当宜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免致生灵涂炭,日后暂且不谈。如此汝等可得全生!”
孔明笑道:“吾受汉帝重托,北伐篡汉逆贼,汝曹氏不久必为吾汉所灭!且汝祖父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也就罢了,竟反助篡逆,岂不自耻?”
司马懿闻言,羞愧难当,只得怒道:“吾与汝在此决一雌雄!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汝若战败,可早归故里,吾并不加害。
孔明问道:“汝欲斗将?斗兵?亦或斗阵法?”
司马懿反问道:“先斗阵法?”
孔明笑道:“汝先布阵与我看。”
司马懿遂入中军帐下,手执黄旗招舞,只见左右军动,排成一阵。
司马懿复上马出阵,谓孔明道:“汝识吾阵否?”
孔明笑道:“此阵末等,吾军中末将,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气阵也。”
司马懿怒道:“汝布阵我看。”
只见孔明入阵,把羽扇一摇,军马变动,排成一阵,孔明复出阵前,问道:“汝识我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