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合淝已定,若再得濡须口,则淮南尽入大汉之手,彼时我军占据长江以北,屯兵淮南,方为长久之策。”
众人深以为然。
子龙当即吩咐道:“今时机已至,可取濡须。邓芝,汝引一万五千本部人马,强攻东关,逼迫孙韶不能出城;宗预,汝引两万本部人马乘水师战船南下,直取濡须口;吴班、黄权,汝二人引水师全军出击,自濡须水一路南下,迎击吴军水师,送宗预登陆作战;我自引两万人马回马绕过巢湖,夺取舒县后,便引兵来援,攻取濡须口。”
众将领命,自去安排事宜。
次日,子龙麾下汉军浩浩荡荡自巢县境内而出,直奔濡须。
邓芝引兵向将至东关,忽心生一计,当即分兵三千,令副将领兵前去佯攻东关数十里外的羡溪。
那孙韶果然中计,分兵赶赴羡溪救援,待到分兵部队远去十数里后,方才得报称邓芝大军已逼近东关。
此时东关守军只余一万人,关内主将得报皆惧。
孙韶怒斥道“凡两军对阵,胜负在将,而非士兵多寡,邓芝带兵如何,汝等不知,某亦不知;可某带兵如何,尔等难道不知耶?我军据守高城,临大江,倚山陵,是以以逸待劳之势,以主制客,即便是那子龙亲来尚且不足为忧,何况区区邓芝之辈?”
众将闻言,军心稍定。
孙韶下令众军严守,待邓芝兵至城前,再施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