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 分卷阅读240

分卷阅读240

十三,小年。

贾敏看着有些犯难,又去问了林如海的意见,结论照旧是“去,怎么不去呢”。

也是,史家请都去了,贾家请反倒不去,这不是有点儿“厚此薄彼”么?

而且贾家才是娘家,史家不过就是舅舅家,甚至连舅舅都没了,只是表弟家里,这都去了,偏偏不回娘家,这不是明摆着跟贾家撕破脸了么?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没必要。

去了之后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呢——林如海在御史纠察百官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看谁都觉得谁有问题。

但是莫郁表示,他爹干得漂亮——因为别人家怎么样他或者不能马上给出结论,至少得先问问系统零零六收集点儿信息。但是贾家的话,他甚至问都不用问,就能给出结论。

那绝对是有问题的,而且* 是有大问题。

贾家这么一次次地请他们吃饭,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林如海一次又一次升职,太过于光彩夺目所以他们想维护好这个亲戚关系,这样才能沾沾光什么的。

不过他们想必没有想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也是,谁能够想到嫁出去的女儿还真的就是一点儿情面都不给留了呢——虽然他们不干人事,但是女儿女婿有好事儿那可不能把他们落下啊……

总之,就是非常典型的趋炎附势了。

还是丝毫不掩饰的那种。

贾敏素来聪慧,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中间的奥秘,心里头不免就又是一阵难过。好在有林如海安抚,小黛玉和莫郁这一双儿女又非常聪明懂事,总算让她心里好过了不少。

所以说,原生家庭就是这点儿不好,明明都烂透了,你还是时不时会为它难过。

贾敏这种情况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拜莫郁和林如海联手努力所赐,贾敏算是醒悟得早的,不然到了现在还是一心向着娘家的。那就真的会是被贾家卖了都还帮着人家数钱的了。

想到原著里头贾敏的所作所为,莫郁就一阵无语。不过这原本也不能全怪贾敏,毕竟她那会儿身体不好,还很快就病逝了,就算是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她何尝不想跟林如海白头到老,好好抚养小黛玉和弟弟两个儿女健康长大,再给他们姐弟俩每人说一门儿好亲事呢?

结果林弟弟三岁上就一病呜呼了,她自己伤心过度没过两年也没了,就剩下林如海跟小黛玉父女俩相依为命。这种时候,对她的宝贝女儿黛玉来说,唯一还能称得上是保底良缘的,可不就只有娘家贾府她亲二哥的嫡次子贾宝玉了。

她已经做了所有她能做的了。毕竟她死了之后,谁也不能保证正当壮年的林如海还会不会续娶继室,还会不会再生儿育女。

如果是那样,她的小黛玉就太可怜了。

在继室手里讨生活,太容易变得悲惨的。远的不说,就说贾珍的老婆尤氏,她就是在继母手里长大的,看她嫁了个啥样的人就知道了。

这还算是好的。

至少面子是有的。

就怕那种黑心的继母,直接把继女弄死、随意婚配的也有很多……送到贾府,至少还是知根知底儿的,她的老母亲贾老太太也会看在她这个苦命的早亡的女儿的份儿上,对她唯一的女儿好的吧?

贾敏预计的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估计也是在临终前跟林如海托了孤、求了保证的。如果贾家没有那么不堪,这个婚事儿对小黛玉来说也的确是个好归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小黛玉长大到能成亲的年纪,林如海先没了,借着贾母也没了。

没有这俩人做主,黛玉的命运如何,就可以想象了。

果然在原著里头黛玉的下场也是很凄惨的。估计贾敏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活过来找贾家拼命的吧……

这一段儿剧情莫郁没事儿就心声外放一回,搞得贾敏她们几乎都要会背诵了。

一开始她们当然是半信半疑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不得不信了。

虽然接受娘家根本就是想要算计她跟她的老爷、姑娘、哥儿全家这个事实很难受,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好像就豁然轻松了不少呢。

贾敏再一次做好了心理建设,准备起了要给两家送去的礼物。

这种事儿在她来说也是驾轻就熟的,所以很快她就都打点好了。

而按照时间顺序,两天之后,也就是腊月二十二,他们一家四口首先去了史侯府,赴史湘云的二叔保龄侯和三叔忠靖侯的宴。

他们照旧是起了个大早,坐着林家专属徽记的马车朝着城外走去。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总算到了地方。

还没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