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 分卷阅读311

分卷阅读311

累。

那就没必要了。

现在多好,随便把这哥俩打发了之后,正好偷得浮生半日闲嘛。

莫郁高高兴兴地翻身躺了下来,吹着微风,看着行宫外头那一大片田野,真是好不惬意。

没想到还没惬意多久,他就发现了不对。

这野地里的草叶子,怎么都是洞洞?

怪不得他刚刚忽然想到了“叶脉书签”呢,原来这眼前不就有现成的?

那么为什么好好的叶子都变成了“叶脉书签”呢?

莫郁一时间来了兴致,索性走近了几步仔细观察那些叶片。

这一看不要紧,差点儿就直接把他给吓得坐到了地上。

原来那些叶子上,密密麻麻地爬着不少蝗虫,叶面上的那些洞眼,都是蝗虫咬出来的。

那些蝗虫个头十分大,见人来也不跑不动,只趴在草叶上狂啃,仔细听时,甚至还有“咔咔咔”的声音。

莫郁站在原地略缓了缓神,正想着赶紧转身离开,却不料就在此时,脑中忽然灵光一现,想起了一件事儿来。

【作者有话说】

筋疲力尽更新,爬走。感谢在2024-02-27 23:57:23~2024-02-28 23:5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微风细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梅子绿茶 2瓶;微风细雨、繁花似锦觅安宁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0 110 救灾

◎住手!禁止人为创造神话!◎

康熙四十三年七月, 山东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

蝗虫们遮天蔽地,所过之处,所有庄稼、花草树木, 片甲不留。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所有百姓们大半年的辛苦都化为了乌有, 接下来的秋天自然是颗粒无收,冬天就会冻饿而死……

这个可怕的灾难,显然已经初露端倪。

看着这些蝗虫,莫郁心里头激灵一下子,立刻就没有了休闲娱乐的心思。

蝗虫灾害, 那可是连现代社会都很棘手的灾害。

因为那些蝗虫一旦泛滥,轻易还真的断不了根儿。

成虫过境,如同暴风骤雨,直接就会把所有的庄稼席卷而空。

就算熬过成虫的肆虐, 还有虫卵遗留下来,过了年之后, 那就是“春风吹又生”。

最可怕的是,这些活物根本不怕什么“噪声”“火光”,在没有高效农药和杀虫剂的古代, 最有效的办法居然是人工抓捕……

这就很离谱。

关键是数量太大了, 人工捕捉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更神奇的是,有很多满脑子都是封建迷信的人, 觉得这些蝗虫是“天降神虫”。

因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是不能对它们动手的。

要吃庄稼怎么办啊?

让它们吃!

这是上天降落下来的神物,除了当场跪倒祈求它们赶紧吃完了离开, 还能怎么办啊?

你说徒手抓了它们弄死?

哎呀, 这可不行, 要是这么做了,惹恼了上天,还不一定降下来什么可怕的大灾祸呢。

治理困难,加上人为因素阻拦,实在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这蝗虫的灾害才那么让人头痛。

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文献记载,其中以唐朝宰相姚崇的《治虫篇》最为出名。

本朝也有个叫做顾彦牛人写了一本《治虫纲要》,其中收集整理了不少治理虫害的方法,有一些还是姚崇之前提到过的“挖深坑、引火诱杀”的方法。

大概意思就是要在农作物的旁边儿挖掘一条深一些的坑,然后在坑里点火,引诱蝗虫扑火,直接烧死。

这个方法是姚崇首次提出来的,但是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操作难度的。

首先这个坑就很有讲究。

要有一定的深度,不然可能会引燃地面上的农作物,但是也不能太深,那样就起不到诱杀蝗虫的作用了。

其次是引火用的燃料,不能燃烧太快,也不能产生太多浓烟,不然就不是诱杀蝗虫,而是烟熏蝗虫了。

其实不管是诱杀还是熏死,只要能够弄死蝗虫,那都是很好的法子。

关键是,烟熏这种的效果远远没有诱杀的好。

倒不是说杀的蝗虫多少,关键是浓烟滚滚,什么都看不到,也不知道烧到庄稼没有,终归还是不太好尝试。

后来有人结合了两种办法,又创造出了“熏艾”法等,倒是纯粹利用气味来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