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也颔首道:“子孙十数人,也只有他稍微成点气候。“
言语之间有栽培之意。
“爷爷,喝茶!”清脆的声音响起。
却是那日接待李不一的蒋府女子蒋若男,她端着一杯热茶。
蒋老头接过之后,轻抿了一口,道:“给你李叔也倒一杯!”
“李叔?”蒋若男嘀咕一声,多少有些不情愿,毕竟李不一看起来或许还没自己大。
“嘀咕什么?”两老头扭过头看着宝贝孙女道,眼里还有着溺爱之色。
“没,没。爷爷,我这就给李叔叔倒茶!”
她可不想被爷爷批评,赶紧又进了客厅倒茶去。
一盘棋才摆开阵势,杜十三娘就喊了吃饭。
由于人有些多,洛秋三丫头也在厨房跟着忙活,饭堂太小,也坐不下,将饭桌移到了厨房后院的凉亭里。
长信侯府一起来的仆人护卫连进院子的资格都没有。
除了蒋松、蒋若男二人,一起来的还有析临城郡守的独子司马信光,也是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
蒋若男与洛秋摆放好了碗筷,扶着蒋老头上了桌,便在旁边与蒋老头说起了悄悄话,不时惹得蒋老头开怀大笑。
没一会,桌上摆满了菜,只是都是很普通的农家小菜,没有山珍海味。
那司马信光见此,便知传言不假,长信侯隐退后,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对长信侯夫妇的崇敬又多了几分,刚才入了院内,连个仆人都没有,已经让他非常惊讶。
见到元天王朝一代女中豪杰、功臣、唯一的异姓长公主、当今皇帝也要尊称一声姑姑的女人,竟然如同一农妇般在厨房忙碌,内心之震撼,可想而知。
长信侯夫妇在北地受到百姓如此拥戴,有如此声望,看来也不是没有原因。
思绪转了几番的司马信光又将目光看向了对面坐着的陌生青年李不一,此人除了外貌俊俏,似乎也无甚特别的。
洛秋端上了最后一道野菜汤后,也坐到了李不一旁边。
杜十三娘从厢房李拿出了两壶酒,脱掉了围裙。
蒋若男立刻搬了一根凳子放在爷爷旁边,道:“奶奶,坐这。”
杜十三娘坐下后,看着殷勤的孙女,脸上并不是很喜欢。
这一家子,还真有些奇怪,李不一是这样想的。
“松儿,坐下吃饭,还站在那干什么。”杜十三娘喊了一句。
“祖母,这就来。”
站在院墙下欣赏乡村美景的蒋松立刻走了过来。只是蒋老头与杜十三娘旁边都没了位置,他只好坐在司马信光的旁边。
杜十三娘给蒋老头盛了一碗菜汤,又拿起李不一的碗给他装了一碗,笑道:“逾哥儿,这城中的上元节可热闹?”
见此,蒋松心里更是不快,平时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祖母,怎么对一外人这么关爱。
蒋若男也略感诧异,但是也归到长辈对于后辈的关爱那一类。
李不一喝了一口汤,清淡爽口,这杜姨的厨艺了得,点点头道:“比春灵有意思多了。”
“春灵确实要沉闷许多。”
春灵,除了洛秋三丫头,其余人一头雾水,这元天王朝还有春灵一城?
“松儿,今年上京赶考,可有把握?”杜十三娘这才问道。
见祖母开始关心自己,蒋松内心一震,瞬间也容光焕发许多,滔滔不绝道:“上月试学,我力压三府十四州的学子,得了甲等第三名。刘老夫子和祝院长都说孙儿必定能在明年春闱榜上有名……”
“取得点成绩就不得了吗?年轻人当有谦逊好学之心,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蒋老头非常不高兴的打断蒋松的自我吹嘘。
杜十三娘却不乐意了,道:“你这老头子,我孙儿取得如此好成绩是好事,当庆祝一下,你怎地如此扫兴。”
蒋老头见自家夫人维护这孙子,便也不好在训斥,只得闷闷喝了一口酒,然后扭头问起孙女的近况。
“来,松儿,祖母祝你春闱榜上有名。”
“谢谢祖母。”蒋松起身恭敬的端起酒杯。
“坐下吧,别整那些虚礼!”
……
一顿午餐,吃到了申时。
蒋老头与李不一讨论起时局治世,又喝了许多酒,最终不胜酒力,在杜十三娘搀扶下休息去了。
李不一也喝得昏昏沉沉,洛秋与洛春把他扶进了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