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姜海棠一直都在办公室,那些泛黄的书页间夹着无数自制书签,那些标注荧光色的段落都被她工整誊抄在活页纸上。
计算器在她指尖飞速跳动,草稿纸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混纺比例公式,某个关键数据被反复涂改,墨迹层层叠叠形成深色斑块。
窗外暮色渐浓,办公区的喧哗声逐渐消散,唯有她笔下沙沙作响,将两个研究方向的推演过程细化到每个实验步骤。
当她终于放下笔时,腕间的机械表已指向晚上八点,月光透过百叶窗在数据图表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想起还没有邀请元俊峰和常志宴两位同志,她又急匆匆地去了一趟宿舍区。
元俊峰和常志宴二人是舒启华和顾昀笛推荐过来的人,刚到厂里不久,但工作十分认真,而且,非常有能力。
回到家里,姜海棠在纸上详细列出了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她希望能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
次日清晨六点,姜海棠就被闹钟惊醒。
厨房灶台上,铝锅咕嘟冒着热气,她一边熬着小米粥,一边在一旁的草稿纸上记录突然闪现的灵感,或许可以尝试将天然苎麻与化学纤维混纺?
这个念头让她连盛粥的动作都加快了几分。
八点不到,姜海棠抱着装满资料的帆布包匆匆出门,讨论约定的午后,她想着早上再将之前记录的不全面的问题梳理一下。
晨光中,厂区主干道上的白杨树在晨风中舒展着嫩绿的枝叶。
她拐进办公楼时,发现黎景程和段长河正蹲在台阶上吃包子。
两人见到她,立刻大口将剩下的包子吞下。
他们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笔,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你们来这么早?今天是周末,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姜海棠笑着问二人。^x~k¢a~n?s*h?u¨w¢u/.·c^o`m^
“姜工,我们七点半就到了!”黎景程咧着嘴笑。
“哪里能睡得着,一想到今天有大事要参与,我们两个昨天晚上就聊了半个晚上。”段长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只是,虽然聊了半个晚上,却没有一点头绪,还是不知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邀请二人进门,姜海棠又去打了一趟热水回来,给二人倒上热茶之后,才说:“厂里打算研发军工布料,要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是这个。”
二人半晌没开口,饶是他们想了半个晚上,讨论了许多可能,也没想过,是要研究军工面料啊。
他们觉得,这是意料之外,但又觉得,应该在意料之内,只是他们谁都没敢朝着这个方向想。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两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午后,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众人围在简易拼起的长桌旁,草稿纸像雪花般铺满桌面,红蓝铅笔地批注在阳光下交错闪烁。
黎景程带来的染色样本在阳光下呈现出微妙差异,王铁柱正用游标卡尺测量布料厚度。
“关键是原材料。”姜海棠用铅笔轻点图纸,“普通棉纱强度不够,混纺比例又影响防火性能……”
办公室门突然被轻轻叩响。
众人警觉地停下讨论,姜海棠迅速用报纸盖住桌上的样品。
“请进。”
门开了,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手里拎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他的身旁站着的正是周小梅。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表哥郑明远。”
郑明远推了推黑框眼镜,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姜海棠身上:“打扰了,我是省化工研究院的郑明远,很荣幸能来参加你们的讨论。.g¨u`g_e?b.o?o·k?.,c_o?m.”
姜海棠连忙起身相迎。
她注意到这位专家虽然年轻,但眼角已有细纹,左手虎口处还有一道淡淡的化学灼伤疤痕。
郑明远没有寒暄,走到办公室之后,找了凳子坐下来,直接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这是上级批准提供的资料,限本小组内部传阅。”
他顿了顿,又拿出个密封的铁盒:“还有这个,新型阻燃剂样品,十克。”
姜海棠接过这两样东西,手心微微发汗。
真没想到,今天的讨论还有这样的意外惊喜。
“郑同志来得正好。”她稳了稳心神,”我们正在讨论原材料问题。”
郑明远走近桌前,目光扫过那些染色样本,突然指向其中一个:“这个色号不对,军用标准是gsb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