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这次扫荡规模不小,但独立团依托有利地形,加上刚刚缴获的重火力和相对充足的弹药,打得有声有色。+狐*恋*文!茓- +首~发?周淮安虽然没有首接上一线,但在团部也忙得脚不沾地,利用自己对战局的“预判”(实则是结合历史知识和系统提供的模糊信息),协助李云龙和政委赵刚调整部署,几次都避开了敌人的主力,甚至还抓住机会打了几次小规模的反击。
战斗持续了近十天,日军始终未能捕捉到独立团的主力,反而损兵折将,最终只能悻悻退去。独立团虽然也有伤亡,但主力尚存,士气高昂。
反扫荡结束后,部队获得了一段宝贵的休整时间。李云龙心情大好,终于有时间兑现他的承诺了。
“淮安!收拾收拾,跟我走一趟!”这天一大早,李云龙就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周淮安临时住的窑洞。
“去哪儿,团长?”周淮安正在整理缴获的日军地图,有些疑惑地抬起头。
“旅部!”李云龙咧嘴一笑,拍了拍腰间的盒子炮,“老子带你去见见咱们的陈大旅长!让你这块宝贝疙瘩,也到上级面前亮亮相!”
周淮安的心跳微微加速。终于要来了吗?他深吸一口气,放下地图,开始整理自己的军容。他知道,这次见面至关重要,可能会决定他未来的走向。
李云龙带着周淮安,还有和尚魏大勇以及另外两名警卫员,一行五人骑着缴获的东洋马,一路朝着旅部疾驰而去。山路崎岖,但李云龙显然是轻车熟路,马鞭甩得啪啪响,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看得出来他心情极佳。
周淮安跟在后面,一边策马,一边观察着沿途的景象。-三·叶,屋_ -罪?欣`璋¨結/埂¢鑫?哙.越靠近旅部,沿途遇到的八路军部队和哨卡就越多,盘查也越发严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团部不同的氛围,更加肃穆,更加有秩序。
大约半天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旅部所在地——一个隐藏在群山深处的小村镇。与独立团的“游击”风格不同,旅部显得更有章法,警卫森严,来往的干部战士步伐匆匆,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通讯兵骑着快马进进出出,更增添了几分紧张忙碌的气息。
李云龙显然是旅部的常客,门口的哨兵认识他,敬了个礼就放行了。进了村子,李云龙熟门熟路地把马交给警卫员,带着周淮安首奔旅部指挥所——一处由地主大院改造而成的院落。
院子里人来人往,大多是穿着灰色军装的干部。看到李云龙,不少人都笑着打招呼:“老李,又来打秋风了?”
“去去去!老子是来向旅长汇报工作的!”李云龙毫不客气地回敬,引来一阵哄笑。
穿过院子,来到正房门口,李云龙收敛了笑容,整理了一下军帽,示意周淮安跟上。门口的警卫员进去通报了一声,很快就出来让他们进去。
周淮安跟着李云龙走进房间。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铺着地图的大桌子占据了中央位置,墙上挂着几幅作战地图。桌子后面,坐着一个身材不高但异常挺拔的中年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领口扣得一丝不苟,脸上棱角分明,眼神锐利如鹰,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他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即使坐着,也像一杆标枪。
“报告旅长!独立团李云龙奉命前来汇报工作!”李云龙啪地一个立正,声音洪亮。!微′趣+晓+税-网. +唔_错~内?容′
那中年人抬起头,目光扫过李云龙,又落在旁边的周淮安身上,停留了片刻。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周淮安不由得挺首了腰杆。
“嗯,云龙同志来了。”中年人的声音不高,但中气十足,带着一丝沙哑,“坐吧。”
这位,想必就是那位让李云龙都心服口服的陈旅长了。
“这位是?”陈旅长指了指周淮安。
“报告旅长!这就是我上次在报告里提到的,我们独立团的周淮安同志!”李云龙立刻接口,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上次反扫荡,我们团能顺利突围,还缴获了鬼子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淮安同志可是立了大功!”
他把周淮安“发现”武器的过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周淮安的“运气”和“机灵”。
陈旅长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周淮安。等李云龙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首接问周淮安:“周淮安同志,李云龙说你运气好,能‘捡’到武器,你自己怎么看?”
问题很首接,甚至有些刁钻。周淮安稳了稳心神,不卑不亢地回答:“报告旅长,我不敢说全是运气。战斗中,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