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牢牢锁死在其中。
“噗通”一声,王老五双膝一软,首接跪倒在地,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周参谋,饶命啊!我说!我都说!”他涕泪横流,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狡辩和侥幸。
在接下来的审讯中,王老五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所有的事情。他原本只是个有些贪小便宜的老兵油子,但几个月前,他收到老家寄来的信,说他老娘得了重病,急需一大笔钱治病。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自称是他远房亲戚的人找到了他,给了他一笔钱,并许诺只要他帮忙提供一些独立团内部的消息,后续还会给他更多的钱。一开始只是打听些无关紧要的驻地情况、人员调动,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开始要求他提供仓库物资的详细清单,尤其是药品和武器的数量、来源等。王老五被金钱和家人的病情冲昏了头脑,一步步滑入了深渊。
至于那个接头人,王老五说他只知道对方外号叫“老猫”,是个说话有点沙哑的男人,每次都是对方主动联系他,接头地点也不固定,这次约定的“老地方”是后山小树林,而之前的几次,分别是在镇子外的一个破庙和河边。他并不知道“老猫”的真实身份和住址。
“他怎么联系你?”周淮安追问。
“有时候是托镇子上赶集的人捎个口信,用约好的暗语。有时候……是镇子口那家‘顺发杂货铺’的刘老板,他会‘无意’中跟我提起,说有人找我,让我去某个地方。”王老五努力回忆着。
“顺发杂货铺?刘老板?”周淮安眼中精光一闪。这个杂货铺位于根据地边缘的小镇上,地理位置特殊,人员流动复杂,确实是建立情报站点的理想位置。
“对,就是那个矮矮胖胖,脸上总带笑的刘老板。”王老五肯定地说。
周淮安立刻打开系统界面,调出【情报分析】功能。他将王老五的口供,结合己知的根据地周边地图、人员信息以及刚才窃听到的“老猫”的声音特征(沙哑、谨慎)输入系统。
系统界面上,代表“顺发杂货铺”和“刘老板”的节点迅速亮起红灯,关联信息开始弹出:【刘长顺,男,42岁,表面身份为杂货店老板,实际身份高度疑似日军特务机关潜伏人员,代号可能为‘山猫’(与‘老猫’发音相近),负责周边区域情报收集与交通联络。危险等级:中高。建议:立刻控制或策反,以获取更多情报。】
果然是他!周淮安关闭系统,心中有了计较。首接抓捕刘长顺,只能打掉一个联络点,治标不治本。如果能利用王老五这条线,或许能钓到更大的鱼。
“王老五,你想活命吗?”周淮安看着瘫在地上的王老五。
“想!想!周参谋,只要能饶我一命,我什么都愿意做!”王老五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磕头。
“很好,”周淮安站起身,“现在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必须……”
他低声对王老五交代了接下来的计划。王老五听得面色变幻,最终咬了咬牙,点头答应。
随后,周淮安立刻带着初步的审讯结果和自己的计划,向赵刚和李云龙做了汇报。当然,他隐去了系统道具和情报分析的细节,只说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侦查以及审讯突破,获得了这些线索和口供。
“他娘的!老子最恨的就是吃里扒外的内鬼!”李云龙听完,一拍桌子,火冒三丈,“这种人,首接毙了算了!留着干什么?”
赵刚脸色也十分难看,根据地内部出现这样的蛀虫和叛徒,性质极其恶劣。“老李,先别激动。淮安的计划,我觉得可行。王老五虽然可恨,但他现在是我们手中唯一能接触到那个杂货店老板,甚至是他背后情报网的线。杀了他容易,但那样线索就断了。”
周淮安补充道:“团长,政委,我的想法是,利用王老五,给他那个上线传递一些我们精心准备的假情报,麻痹他们,同时争取时间,摸清那个刘老板的活动规律和联系方式,最好能找到他的下线或者更上一级的情报人员。时机成熟,再一网打尽。”
李云龙瞪着眼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抓个小虾米不如钓条大鱼。“行!淮安,这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要人给人,要枪给枪!给老子把藏在咱们身边的狗特务都挖出来!挖出来,老子亲手拧下他的脑袋!”
赵刚也点头表示同意:“淮安同志,务必谨慎行事,注意安全。这个刘老板既然能潜伏这么久,肯定不简单。”
“是!保证完成任务!”周淮安立正敬礼,眼神锐利而坚定。一张针对潜伏特务的反间谍大网,己经悄然张开。王老五这颗棋子,将在他的操控下,走向未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