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亮剑:我在晋西北当军需官 > 第58章 苦肉计深,暗度陈仓

第58章 苦肉计深,暗度陈仓

独立团驻地,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池塘,涟漪迅速扩散到了每一个角落。,求\书\帮? ^冕/废_岳~黩¢

团部会议的精神传达下去,整个根据地都弥漫着一股焦灼而又压抑的气氛。三天,五百套棉衣棉被,五十套高精度轴承,这几乎是独立团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后勤考验,甚至比打一场恶仗还让人头疼。

命令如山,周淮安副团长更是带头“毁家纾难”,干部们还能说什么?

一时间,全团上下真的开始了“总动员”。

各个营连的干部们回到驻地,立刻召集战士们开会,将任务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战士们淳朴,听说是总部的死命令,关系到根据地的存亡,又看到自家干部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的样子,哪里还有二话?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搜刮家底”运动在独立团内部展开了。

炊事班的老王头,把自家婆娘陪嫁过来、藏在炕洞里舍不得用的两床旧棉被抱了出来,被面洗得发白,里子的棉花也有些板结,但拾掇拾掇,总能顶上一套。

警卫连的小战士张石头,把刚从家里捎来的、准备过冬穿的一件半新棉袄脱了下来,叠得整整齐齐交给了连长,自己只穿着单衣,在初秋的寒风里冻得首哆嗦,却咧着嘴笑:“俺年轻,火力壮,扛得住!”

机枪连的几个老兵,更是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用了多年的棉大衣上。虽说破旧,但拆拆补补,把好料子拼凑起来,也能弄出几件。

甚至有些技术兵,看着兵工厂那边也急得跳脚,偷偷摸摸地把自己捣鼓的一些“宝贝疙瘩”——比如从损坏的收音机上拆下来的零件,或者自己打磨的一些替代品——也悄悄送了过去,希望能起点作用,虽然他们也知道,这跟总部要求的高精度轴承差着十万八千里。

一天下来,各单位汇总上来的“战果”摆在了周淮安面前:零零散散凑起来的旧棉衣棉被不过三十几套,布料倒是收上来一些,但距离五百套的目标还差得远。至于轴承,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只有一堆战士们“贡献”出来的、五花八门的金属零件,看得兵工厂厂长首嘬牙花子。

场面显得既努力,又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寒酸”。这并非战士们不尽力,实在是家底太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周淮安看着这些“战果”,脸上适时地露出凝重和感激交织的神色。他当众宣布,自己也将“最后一点积蓄”捐献出来,拿出了一小沓法币,数量不多,但姿态十足。这番举动,更是让下边的干部战士们觉得周副团长是真心实意地在为大家、为根据地奔走。′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与此同时,周淮安开始了更加“忙碌”的“奔波”。

他不再仅仅是待在团部“运筹帷幄”,而是亲自带着警卫员,频繁地出现在根据地边缘的几个集镇附近。有时候是乔装打扮,混入赶集的山民中;有时候是深夜策马,消失在茫茫夜色里。每次回来,都是一身风尘,满脸“疲惫”和“焦虑”,对谁都是一副“正在想办法”、“渠道不好找”、“风险太大”的说辞。

他甚至“秘密”召见了几次之前被他收编的、有“灰色背景”的人员,每次谈话都屏退左右,出来时脸色都异常“难看”,似乎是“谈判不顺”或者“代价太大”。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

陈特派员和赵刚,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关注着周淮安的一举一动,以及整个独立团的反应。他们看到了战士们自发的捐献,看到了基层干部的焦急,也看到了周淮安那副“殚精竭虑”、“西处碰壁”的模样。

“这个周淮安,倒真是把独立团拧成了一股绳。”陈特派员站在山坡上,看着远处周淮安带着人匆匆离去的背影,语气有些复杂。“为了完成任务,他是真的在拼命。”

赵刚推了推眼镜,没有立刻接话。他也看到了周淮安的“努力”,内心同样有些触动。独立团目前的窘境是事实,任务的难度也是事实,周淮安的表现,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一个为了完成上级命令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优秀指挥员。但他心里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疑虑,这疑虑并非针对周淮安的忠诚,而是对他那似乎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感到一丝不解。这种“能力”,己经超出了常理。

“确实很努力。”赵刚缓缓开口,“只是,这批物资数量太大,尤其是高精度轴承,就算他真有些门路,三天时间,从无到有……太难了。”

陈特派员点点头,不再言语。他内心深处,怀疑的天平其实也在微微摇摆。一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