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誊抄并做旧的“子弹复装生产线”部分图纸摊开在桌上,上面是一些相对基础的机械构造图和工艺流程描述,关键的核心技术和精密部件图则被他巧妙地隐去了。
赵刚俯身仔细看着图纸,眉头微蹙:“子弹复装?这东西能行吗?我听说工艺要求很高。”
“具体行不行,还得让鲁工他们看看。”周淮安指着图纸上的某些部分,“我看这上面写着,主要是利用回收的弹壳,重新装填底火、火药和弹头。如果能成,对咱们的弹药补充可是意义重大啊!”
李云龙虽然看不太懂图纸,但一听能造子弹,顿时来了精神:“那还等什么?赶紧让鲁工那小子过来瞅瞅!要是真能造出子弹来,老子给他请功!”
周淮安又拿出了另一卷“手榴弹铸造模具”的图纸,同样是经过“处理”的版本。“还有这个,好像是改进手榴弹生产的。我看比咱们现在用的法子要精细一些。”
赵刚沉吟片刻,虽然对这“缴获”的说法将信将疑——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偏偏独立团最缺什么,就“缴获”什么技术?但他深知周淮安行事往往出人意表,而且这些图纸如果真能派上用场,对独立团乃至整个根据地都是天大的好事。眼下,提升实力是硬道理。
“这样,”赵刚抬起头,“我立刻派人去请鲁工。另外,这些图纸的来源,必须严格保密。对外就宣称,是我们从一次伏击中缴获的敌军技术资料。”他深深地看了周淮安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我暂且信你,但你最好别出什么岔子。
周淮安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点头道:“政委考虑周全。此事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
很快,鲁工被请了过来。当他看到那些图纸时,平日里古井无波的眼神中也泛起了异样的光彩。他捧着图纸,时而凝神细看,时而用手指在桌上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完全沉浸了进去。
“鲁工,怎么样?这玩意儿能搞出来不?”李云龙在一旁急不可耐地问道。
鲁工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挑战的光芒:“周厂长,政委,团长,这些图纸……非常宝贵!特别是这份子弹复装的思路,虽然简陋,但确实可行!如果能解决一些关键部件的加工和材料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他又看向手榴弹的图纸:“这个铸造模具和装药配比,比我们现有的工艺要先进不少,能有效提高威力和成品率。”
周淮安趁热打铁:“鲁工,你看,建立这条简易的子弹复装生产线,还需要什么支持?人手、场地、材料,我们尽量满足。”
鲁工沉思道:“场地需要一个相对隐蔽、干燥的地方,最好能通电,当然,没有电,手摇设备也能凑合。人手方面,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老铁匠,还有几个手脚麻利、脑子灵光的年轻人当学徒。至于材料……弹壳回收是前提,火药我们可以想办法,底火和弹头制造,图纸上有一些替代方案,但如果能有一些特种钢材来制作关键的冲压模具,那就更好了。”
赵刚当即拍板:“场地不是问题,我记得后山有个废弃的老矿洞,清理一下就能用。人手也好办,从各营抽调一些有铁匠手艺的战士,再招募一些可靠的本地青年。至于钢材……”他面露难色。
周淮安适时开口:“政委,钢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我之前通过一些秘密渠道,联系上了一些能搞到紧俏物资的路子。或许可以高价购得一批。只是这价格……”
赵刚明白他的意思:“只要能把子弹造出来,花多少代价都值!经费方面,团里会全力支持。”
一项秘密的工程,就这样在独立团悄然启动。周淮安看着鲁工带领着一群老铁匠和年轻学徒,在那个被简单清理出来的废弃矿洞里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图纸只是敲门砖,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图纸上的线条变成合格的子弹和手榴弹。
他再次打开系统商城,目光投向那些价格不菲的精密冲压模具核心部件和少量特种钢材。这些东西,才是兵工厂真正能够运转起来的关键。他必须想办法,用“黑市高价购得”的名义,将它们一点点地“输送”到鲁工手中。
希望的种子己经播下,能否在晋西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胜利的果实,还需要时间和汗水的浇灌。周淮安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个小小的兵工厂,成为独立团未来最坚实的后盾之一。而他自己,也必须尽快提升实力,赚取更多的银元,为这个初生的兵工厂添置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母机”。
夜空中,星光点点。废弃矿洞内,微弱的火光跳动着,映照着一张张专注而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