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根崭新的步枪撞针。
那连长拿起一根撞针,眼睛顿时亮了。¨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这撞针的做工,比他们后方兵工厂送来的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一看就是好钢口。他们团里,因为撞针损耗无法及时补充而趴窝的步枪可不在少数。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晋绥军连长语气缓和了不少,但依旧带着警惕。
“没什么意思,同为抗日队伍,能帮一点是一点。”周淮安说得云淡风轻,“如果贵军觉得这些东西有用,我们或许可以……互通有无。”
晋绥军连长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多谢八路军兄弟的好意。东西我收下了,你们的意思,我会向我们团座汇报。”他挥了挥手,“你们可以过去了。”
周淮安一行人顺利通过。李云龙在队伍里,看着周淮安的背影,心里嘀咕:“这小子,弯弯绕还真多,不过,好像还真有点门道。”
果然,不出三天,358团那边就派了一个副官过来,指名道姓要见周淮安。
会面的地点选在了一处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地带,一间破败的土地庙。
来的副官姓方,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但眼神中透着精明。
“周先生,”方副官开门见山,“贵军上次赠送的药品和零件,我们团座非常感谢。他说,那批磺胺药,效果奇佳,救了好几个重伤弟兄的命。那些撞针,也解了燃眉之急。”
周淮安呷了一口粗茶:“举手之劳,方副官不必客气。国难当头,理应互助。”
方副官笑了笑:“周先生快人快语。我们团座派方副官方副官笑了笑:“周先生快人快语。我们团座派我来,是想问问,像上次那样的药品和零件,贵军是否还有?如果有,我们团座愿意出一些物资进行交换。”
周淮安放下茶碗,神情认真起来:“方副官,不瞒你说,上次那些东西,我们八路军自己也紧缺得很。不过,看在同是抗日队伍的份上,如果贵军确实需要,我们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他话锋一转,“只是,我们独立团现在最缺的,是生产弹药的原材料。特别是铜,还有硝石和煤炭。”
方副官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铜是战略物资,晋绥军自己也控制得很严。硝石和煤炭倒是相对容易些。
“铜……这恐怕有些困难。”方副官斟酌着说道,“我们团里缴获的铜料也不多,而且要优先供给自己的兵工厂。硝石和煤炭倒是可以商量。”
周淮安笑了笑:“方副官,困难是暂时的。贵军有贵军的需求,我们有我们的难处。上次那几盒磺胺,救了贵军好几个弟兄,这价值可不是区区一点铜能比的吧?更何况,那几根撞针,方副官也看到了,市面上可不容易弄到这么好的货色。”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自信:“实不相告,我这里确实还有一批这样的撞针,数量不多,但足以装备贵军一个营的步枪。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步枪零件,比如拉壳钩、准星什么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保证耐用。”
周淮安说着,从随身的小包里又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赫然是十几根崭新的撞针,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他随手递给方副官一根。
方副官接过,仔细端详,眼中的惊讶难以掩饰。这批撞针的工艺,比上次那几根还要精良一些。他当然知道这些小零件对一支部队的重要性,尤其是晋绥军这种装备来源复杂的部队,能拿到统一规格、质量上乘的零件,简首是雪中送炭。
“这……周先生的门路真是广啊。”方副官的态度变得更加恭敬,“如果真如您所说,能提供这样一批零件,那铜料的事情,或许我们团座可以想想办法。”
周淮安收回撞针,重新包好:“方副官,我只要铜锭或者品位高一些的铜矿砂。数量不需要太多,能解燃眉之急就好。另外,硝石和煤炭,我们也需要一些。贵军需要多少磺胺和零件,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接下来的谈判,气氛虽然依旧谨慎,但己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方副官代表楚云飞,急需药品和零件来提升部队战斗力,安抚伤员;周淮安代表独立团,迫切需要原材料来发展军工生产。双方都有底线,也都有妥协的空间。
最终,经过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了一笔初步的交易协议:独立团提供一批磺胺药和少量步枪零件,换取358团控制区域内一座小铜矿的部分产出,以及一定数量的煤炭和硝石。交易地点定在双方防区交界处的一条隐蔽山谷,时间定在三天后的黎明。
“周先生,这次交易意义重大,希望我们都能顺利。”方副官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