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团长“厚报”带来的不仅仅是紧缺的军工原料和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那份日军情报。,小?税_宅^ ¨最!欣*漳*结+哽^芯?快`周淮安将这份情报与系统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很快便锁定了那个位于冲突区域边缘的日军物资中转站。系统评估显示,这个中转站的防御等级不高,且由于黑风口事件分散了日军注意力,这里的戒备反而有所松懈。
“这是一个机会。”周淮安在地图前踱步,心中盘算着。突袭日军物资中转站,风险不小,但收益巨大。如果能成功,独立团的物资困境将得到极大缓解,甚至能缴获一些日军的特种物资。
他立刻召集李云龙和赵刚,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突袭鬼子的中转站?”李云龙一听就来劲了,眼睛瞪得像铜铃,“干!这个我喜欢!上次打李家坡,咱们就缴了不少好东西,这次肯定更多!”
赵刚则显得更为谨慎:“老周,这个计划很大胆,风险也高。日军的反应速度很快,一旦被缠住,我们可能会陷入重围。而且,我们刚刚才从黑风口的漩涡边缘脱身,现在就主动出击,是不是太冒险了?”
周淮安理解赵刚的担忧,他走到两人面前,沉声分析:“风险确实存在,但机遇更大。黑风口事件分散了日军的注意力,他们现在可能还在调查为什么冲突没有按计划发展。而且,这个中转站位置比较孤立,距离日军主力部队有一定距离,反应过来需要时间。.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他指了指桌上的物资清单:“更重要的是,系统情报显示,这个中转站里储备着大量的弹药、药品,甚至还有一批用于维修坦克的零配件和特种油料。这些东西,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的兵工厂正缺铜料和硝石,晋绥军送来的虽然解了一部分燃眉之急,但如果能拿下这个中转站,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将首接上一个台阶。”
他看向赵刚,语气诚恳:“赵政委,这次黑风口的事情,我们利用情报,兵不血刃地化解了危机,还获得了楚云飞的感激和报酬。这证明了我们的策略是有效的。现在,是时候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战果了。这次突袭,我打算亲自指挥,务必做到速战速决,绝不恋战。”
李云龙在一旁煽风点火:“老赵,听老周的!富贵险中求!咱们独立团什么时候怕过风险?再说了,老周亲自指挥,肯定万无一失!”
赵刚看着周淮安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李云龙跃跃欲试的样子,心中权衡利弊。周淮安之前的几次行动,无论是李家坡之战,还是这次黑风口斡旋,都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而且,他提出的物资中转站确实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好吧。”赵刚最终点了点头,“但我有两个要求。第一,突袭部队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确保行动效率。′k?a·n?s?h`u/b`o_y,.,c~o-m·第二,必须制定详细的撤退方案,一旦情况不对,立刻撤离,保存实力是第一位的。”
“没问题!”周淮安立刻答应。
获得根据地领导层的批准后,周淮安立刻着手准备。他从独立团各营抽调了最精锐的突击队员和火力骨干,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突袭部队。他将晋绥军送来的部分德式步枪和弹药优先配发给这支部队,还利用系统购买的少量高能炸药(伪装成缴获的特种爆破筒),作为攻坚的利器。
突袭计划被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到。周淮安利用系统模拟了多种突发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次,他不仅仅是指挥员,更是将自己的命运与这支突击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行动定在三天后的深夜。部队提前潜伏到中转站周边,利用熟悉的地形地貌,避开了日军的外围巡逻。夜色如墨,是最好的掩护。
午夜时分,突袭开始。少量精锐队员如同幽灵般渗透进中转站外围,迅速解决掉岗哨,切断了通讯线路。几乎在同一时间,主力部队从预定的几个方向发起猛攻。
日军中转站的守备部队显然没有料到八路军会如此大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枪声、爆炸声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突击队员们按照周淮安的部署,首扑仓库区域和守备部队的兵营。
战斗异常激烈,但周淮安指挥得当,部队协同默契。一部分队员负责牵制和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另一部分则首奔物资仓库。然而,当他们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仓库大门时,却遇到了麻烦。子弹打在上面,只能溅起火星。
“爆破组!上!”周淮安通过步话机下达命令。
几名战士扛着伪装好的“特种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