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c!"赵博士的手指死死抠住操作台边缘,指节泛白。
"砰"的一声闷响,观察窗炸开细小的碎片。
我后退半步,后腰撞在试剂柜上,玻璃管叮当作响。
高温炉里的材料已经扭曲成一团,边缘泛着诡异的暗红,像...像被什么东西啃噬过。
"热疲劳强度比预估低23%。"卢峰的声音像冻硬的钢丝,"极端环境下会脆化断裂。"
赵博士摘下护目镜,镜片上蒙着层白雾。
他伸手去碰高温炉的冷却按钮,又缩回来,指尖在半空抖了三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启动,风里飘着焦糊味,像烧化的塑料。
"需要调整碳链配比。"我抓起桌上的检测报告,纸页在手里发出脆响,"添加硼元素增强韧性,或者...用离子束轰击重组分子结构。"
赵博士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哭腔:"林博,你记得吗?
十年前我们在普林斯顿做核聚变材料实验,熬了三个月没合眼,最后材料还是裂成了渣。"他从白大褂口袋摸出颗薄荷糖,剥糖纸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但后来我们加了钇稳定氧化锆,对吧?"
我望着他把薄荷糖塞进嘴里,喉结滚动着咽下甜腻的清凉。
卢峰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光映着他发青的眼下:"我联系了材料所的王教授,他说离子束设备明天早上能调过来。\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
实验室的挂钟指向凌晨两点,窗外的雨还在敲打着玻璃。
赵博士已经开始调配新的样本,天平上的药匙在他手里稳得像精密仪器。
我摸出皱巴巴的烟盒,又放下——基地禁烟,但此刻我盯着高温炉冷却后残留的暗红痕迹,突然觉得,或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材料。
"今晚谁都别睡。"我抓起件白大褂披在赵博士肩上,他的后颈还沾着实验室的灰尘,"调整配比、轰击测试、参数验证...天亮前必须出第一版优化方案。"
卢峰的键盘声突然加快,像急雨打在铁皮屋顶。
赵博士的镊子夹起新样本时,指腹蹭过我的手背,带着常年接触化学试剂的粗糙。
窗外的雨雾里,基地的探照灯扫过远处的山体,光束里浮动着细密的雨珠,像撒了把碎钻。
高温炉重新启动的嗡鸣声里,我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两下,和着仪器的滴答声。
明天,或者更久之后,当我们终于找到能对抗世界树的材料时,会不会有人记得,此刻实验室里的每一粒灰尘,每一声仪器的嗡鸣,都是我们在黑暗里点燃的火种?
赵博士突然抬头:"林博,把硼粉递我。"他的眼睛在护目镜后亮着,像两颗小太阳。
我弯腰去够试剂架,后颈的皮肤又开始发紧——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某种更烫的东西,在血管里翻涌。
或许世界树的阴影还在蔓延,但至少此刻,我们的火种还没熄灭。
实验室的挂钟敲响三点,窗外的雨势渐大。
赵博士的笔在记录本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卢峰的平板屏幕映着他紧绷的下颌线。
我盯着高温炉上跳动的温度数字,突然想起智利矿场那通电话里的尖叫——或许此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世界树的菌丝仍在生长,但至少今晚,这里有更炽热的东西,正在对抗黑暗。
实验室的挂钟指针在凌晨四点卡了壳,秒针停在“12”的位置,像被谁按了暂停键。
赵博士的笔尖突然在记录本上划出个重墨点,墨渍晕开,把“2000c”的数字泡成模糊的蓝团。
我正往保温杯里续第二泡浓茶,茶叶在褐色液体里打着旋儿,他突然把本子拍在操作台上,护目镜滑到鼻尖:“林博,把硼元素比例调到千分之三,用脉冲离子束轰击三次。”
我手一抖,茶水溅在他前襟的咖啡渍上,两种褐色混在一起,倒像朵歪歪扭扭的花。
“什么?”我凑过去,本子上的公式被红笔圈了又圈,最底下一行是新写的“碳硼键能提升17%”。
赵博士的指节抵着数据图,指腹沾着石墨粉,在纸页上蹭出灰道子:“昨晚测到第12组样本时,裂纹扩展速率突然降了40%。我倒推参数,发现是上回清理离子枪时残留的硼粉混进了靶材——”他突然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没擦掉的试剂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