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
"需要组织帮助的,尽管说。"
林娜娜的眼圈一下子红了:"爹...我以前..."
"过去的事不提了。"杨进京摆摆手,"去忙吧。"
林娜娜刚走,张虎又风风火火闯进来,解放鞋上全是泥:"杨叔!出事了!刘长山的小舅子带人堵在榨油厂门口,说要讨个说法!"
杨进京冷笑一声:"走,看看去。"
榨油厂门口,十几个穿喇叭裤的小青年正在叫嚣。领头的瘦高个一见杨进京就蹦起来:"杨进京!你害我姐夫坐牢,今天非..."
"马卫东是吧?"杨进京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个工作证,"你姐夫的案子是纪委办的,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过..."他故意拉长声调,"你去年在粮站倒卖储备粮的事,粮管所的老王可是都交代了。"
,!
瘦高个脸色瞬间惨白:"你...你胡说什么..."
"要不要我现在去纪委找张科长问问?"杨进京作势要推自行车,"听说他正负责这个案子..."
话没说完,那群人已经作鸟兽散。张虎看得目瞪口呆:"杨叔,您这是..."
"虚张声势罢了。"杨进京把自行车支好,"走,进去看看生产。"
车间里机器轰鸣,金灿灿的花生油汩汩流入铁皮桶。杨进京伸手接了一捧,油脂从指缝间漏下,在阳光下像融化的黄金。
"杨叔,"张虎突然说,"我听说...刘长山撂了,连县长都..."
"干好咱们的活。"杨进京打断他,"官场上的事,少打听。"
正说着,大喇叭里传来邮递员的喊声:"杨进京!加急电报!"
杨进京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去,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上面写着:"耀元见部长获表扬 雪梅论文被刊用 速回电 素心"
他的手微微发抖。上辈子临死前,广播里正在播那位部长的讲话,他躺在病床上听得老泪纵横...
"杨局!"公社通讯员骑着自行车赶来,车把上挂着的军用水壶晃来晃去,"赵书记通知,省里明天要来看乡镇企业,第一站点名要到东八里庄!"
杨进京回过神来:"接待方案准备好了吗?"
"林主任正在弄..."通讯员压低声音,"听说带队的是新来的副省长,以前在中央部委工作..."
杨进京心头一跳。
该不会...又是耀元那幅画引来的吧?
当天晚上,杨家老宅的煤油灯亮到深夜。
杨进京翻箱倒柜找出一摞照片,全是东八里庄这些年的变化——从茅草房到砖瓦房,从煤油灯到电灯泡,从老黄牛到拖拉机...
"爹,您干嘛呢?"杨雪梅端着搪瓷缸走进来。
"准备汇报材料。"杨进京指着照片,"这是83年,这是现在..."
"我帮您做图表吧!"雪梅眼睛一亮,"用数据对比,更清楚!"
父女俩忙到半夜。
当杨进京看着女儿用规整的仿宋体在方格纸上绘制增长曲线时,突然想起上辈子雪梅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
第二天一早,三辆吉普车和一辆上海牌轿车开进东八里庄。
让杨进京意外的是,带队的不只是副省长,还有省委宣传部长和...文化局的领导?
"杨进京同志!"副省长亲切地握住他长满老茧的手,"久闻大名啊!你儿子那幅画,在部里引起了热烈讨论!"
现场会开在了打谷场上。
当杨进京用雪梅做的图表介绍东八里庄的变化时,领导们频频点头。
更让他意外的是,耀元那幅《父亲的建设》被做成展板,就立在村委会门口!
"同志们!"副省长站在磨盘上演讲,"东八里庄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改革关键在实干,核心在人!像杨进京这样的带头人,要大胆使用!"
掌声雷动。
杨进京站在人群中央,看着乡亲们朴实的笑脸,突然想起上辈子临终时的愿望——要是能重活一次...
"老杨!"赵书记悄悄拉过他,的确良衬衫腋下已经汗透,"省里决定把咱们县列为'农村改革试验区',拨五十万专项资金!"
考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文化局的领导特意找到杨进京:"老杨,你儿子是个好苗子!我们想请他画组农村新貌,在省美术馆展出!"
杨进京正要回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