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年代逆袭:瘫痪老爹重生了 > 第118章 金色麦浪

第118章 金色麦浪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黄河滩区薄雾时,杨进京已经蹲在枸杞地里忙活了两个小时。!l~a\n^l^a*n`x^s...c!o+m~

他的手指被枸杞刺扎出了血珠,裤腿上沾满了露水和泥土,但眼睛却比枸杞果还要亮。

"杨书记,您歇会儿吧!"刘老根提着竹篮走过来,看到杨进京被染红的指尖,心疼地直跺脚,"这活儿让年轻人干就行!"

杨进京笑着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块粗布随意擦了擦手:"老刘,你看这果子,比上个月又大了一圈。"他轻轻托起一串枸杞,红艳艳的果实上还挂着晨露,在阳光下像一串红宝石。

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周小虎开着一辆崭新的小型农用车驶来,车后跟着十几个说说笑笑的妇女,每人手里都拿着特制的采摘工具——这是杨进京根据滩区老人的建议改良的,能减少枸杞刺的伤害。

"杨叔!"周小虎跳下车,兴奋地挥舞着一张纸,"刚接到省外贸公司的传真,日本客商要追加两吨订单!"

妇女们顿时欢呼起来。^齐`盛¢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李婶子掰着手指头算:"按现在的收购价,俺家能多挣八百多哩!"

杨进京接过传真仔细查看,眉头却渐渐皱起:"要求真空包装?咱们的设备......"

"已经联系好了!"周小虎急忙说,"王娟从农科院带回来的技术员正在调试设备,最迟后天就能投产。"

正说着,王娟带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匆匆走来。技术员小张推了推眼镜:"杨书记,有个问题。枸杞烘干工艺需要改进,否则会影响出口品质。"

杨进京二话不说,跟着他们去了新建的加工厂。厂房里,崭新的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但烘干车间确实存在温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能不能土法上马?"杨进京突然问,"我记得老辈人晒枣,都用那种苇席......"

小张眼睛一亮:"分层晾晒!配合排风扇,确实能解决!"

中午时分,杨进京正在车间帮忙调试设备,秘书小刘急匆匆跑来:"杨书记,省委组织部林部长提前到了,已经在县委会议室等您!"

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8!6′k?a·n^s?h?u·.¨n-e*t+林部长面前摊开的是滩区近三年的财政报表,周卫国正在解释某项支出的细节。

"杨书记!"看到杨进京满身粉尘地进来,林部长惊讶地站起身,"您这是......"

"抱歉林部长,"杨进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刚从枸杞加工厂回来。"

林部长五十出头,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是省委有名的"铁面判官"。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像老农多过像县委书记的男人: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沾着泥巴的千层底布鞋,还有那双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

"杨进京同志,"林部长的语气缓和下来,"郑书记特意嘱咐我,要好好看看你们创造的"滩区奇迹"。"

接下来的汇报,杨进京没有用准备好的材料,而是直接播放了一段纪录片。镜头从去年冬天的荒滩开始,记录了一年来滩区的变化:防浪林的栽种、枸杞苗的培育、柳编培训的场景、鱼塘开挖的热闹......最后定格在昨天采摘枸杞的欢乐画面上。

"截至上个月,"杨进京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滩区人均增收一千二百元,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危房改造完成87%。"

林部长摘下眼镜擦了擦:"这些数字,核实过吗?"

"随时可以抽查。"杨进京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摞账本,"这是各村的分户台账,每一笔收入都有签字。"

午饭时间,杨进京特意安排在了县委食堂。餐桌上摆的都是滩区特产:枸杞炖黄河鲤鱼、凉拌柳芽、全麦馒头,还有一盆香气扑鼻的野菜汤。

"这馒头......"林部长咬了一口,惊讶地睁大眼睛,"怎么这么筋道?"

"滩区新试种的"豫麦38号"。"杨进京介绍道,"没施化肥,纯靠黄河淤泥的肥力。"

周卫国补充:"农科院检测过了,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高20%。"

下午的实地考察,杨进京带着林部长走了三个村。在刘家洼新建的小学里,孩子们用柳条编成花环送给客人;在王家坨的鱼塘边,养殖户现场撒网捕捞,活蹦乱跳的鲤鱼让考察组啧啧称奇;最让林部长动容的是在赵家沟的养老院,八十多岁的赵奶奶拉着他的手说:"杨书记比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