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如墨。^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陆沉站在窗边,寒意顺着窗缝钻进来,让他精神一振。战防炮的炮管和炮闩有了眉目,但制退复进机这座大山,依旧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没有这东西,战防炮开火的瞬间,巨大的后坐力就能让炮架散架,或者让整门炮像个受惊的兔子一样蹦跳着后窜,别说连续射击,能不伤到炮手就谢天谢地了。
“液压……”陆沉揉了揉太阳穴,这个词在脑海中盘旋。在另一个时空,液压技术早己成熟,但在此时此地的黑石沟,这几乎是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高压油管、精密活塞、耐磨的密封件,每一样都像是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
第二天一早,陆沉召集了老齐、老铁叔,还有小乙,开了一个制退复进机专题研讨会。他先是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液压制退复进机结构示意图,解释了其工作原理:炮弹发射时,炮身后坐,带动活塞在充满液体的油缸中运动,液体通过节流孔时产生巨大阻力,吸收后坐能量;炮身后坐到位后,储存在复进簧(或压缩气体)中的能量再推动炮身复位。
老齐听得一愣一愣的,烟斗在手里捏了半天忘了点火:“陆工,这……这玩意儿比那炮闩可复杂多了啊!又是油又是簧的,还要严丝合缝不漏气不漏油,咱这儿能行?”
老铁叔也皱着眉头:“这油缸、活塞,对钢材的要求怕是不低吧?还有那弹簧,得用上好的弹簧钢,咱现在……”
陆沉点点头:“所以我才说这是硬仗。正儿八经的液压系统,我们目前确实造不出来。但办法是人想的,我们可以尝试简化,或者说,另辟蹊径。”他擦掉黑板上的图,重新画了一个更简陋的草图,“我考虑的是一种‘弹簧-油气混合’的简化方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弹簧-油液摩擦’的模式。_卡!卡·小.税,王\ -首`发.主要依靠多级弹簧来吸收大部分后坐能量,再辅以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油压缸,利用油液的阻尼作用进一步缓冲,并控制复进。”
他指着图纸解释:“我们可以尝试用厚壁钢管制作油缸,活塞杆也尽量简化。关键是密封,还有油的选择。”
“密封……”小乙若有所思,“陆工,我以前修机器的时候,见过用牛皮垫圈的,泡了油之后,胀性还不错,能顶一阵子。”
“牛皮?”陆沉眼睛一亮,“对!牛皮、浸油的棉麻绳,甚至……我们不是缴获过一些损坏的汽车轮胎吗?上面的橡胶或许可以切割下来试试!”
说干就干。老铁叔那边负责按照陆沉的要求,尝试冶炼和锻造厚壁无缝钢管,虽然难度极大,但他还是咬牙接了下来。老齐则带着钳工组,开始琢磨活塞、活塞杆和缸体的初步加工。小乙自告奋勇,承担了寻找和试验密封材料的任务。
兵工厂的仓库和废品堆再次被翻了个底朝天。各种动物皮革、破旧的棉麻织物、废弃轮胎的内外胎,都被收集起来。小乙带着几个年轻工人,尝试用不同的油料浸泡这些材料,观察它们的膨胀性、耐磨性和耐油性。桐油、菜籽油,甚至还有人提议用熬制的猪油,都被一一试验。
几天后,第一具简陋的油缸和活塞杆加工出来了。缸体内壁虽然不够光滑,但也尽力打磨过。活塞头上,小乙用几层浸透了桐油的厚牛皮叠加密封,外面再用细麻绳紧紧缠绕固定。
“先试试它的气密性。”陆沉指挥着,让人将活塞装入油缸,然后从一端用打气筒打气。
“噗——”刚打了几下,活塞边缘就冒出了气泡,牛皮和缸壁之间显然存在缝隙。
“不行,漏气太严重。\x~i+a.n,y.u-k`s~.?c`o_m?”老齐摇摇头。
“加大压力试试,看看牛皮能不能胀开堵住。”陆沉示意继续。
随着气压增加,漏气声更响了,像个破风箱。突然,“嘭”的一声闷响,一股油乎乎的黑气从活塞边缘喷出,紧接着,整个活塞被猛地顶了出来,差点打在对面人的脸上!幸好大家早有防备,躲闪及时。
“我的乖乖!”小乙吓了一跳,脸上沾了不少油渍。
“看来纯牛皮还是顶不住压力。”陆沉抹了把脸上的油,倒不气馁,“换橡胶试试。把废旧轮胎内胎剪成合适的垫圈形状。”
橡胶的弹性和致密性比皮革好得多。经过几次裁剪和调整,用橡胶制作的密封圈在低压下表现尚可。但油缸内壁的粗糙度仍然是个问题,橡胶磨损很快。
陆沉又想到了办法:“能不能在橡胶圈外面再加一层浸油的石棉绳?石棉耐磨,也能辅助密封。”
这个法子果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