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斩马一号”首战告捷,根据地军民士气大振,但陆沉心中那根弦却丝毫不敢放松。¨5′0′2_t¨x^t\.,c\o·m/日军的扫荡仍在持续,而且规模空前,各分区、各县的报告雪片般飞来,字里行间都透着沉重的压力。敌人的兵力、火力优势太明显,正面硬抗,八路军的损失触目惊心。
“司令员,政委,”在分区指挥部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陆沉摊开一张简易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敌我态势,“目前敌人采用的是‘铁壁合围’、‘梳篦清剿’的战术,妄图将我们困死、饿死。我们兵力不足,装备落后,和敌人硬碰硬,是拿鸡蛋碰石头。”
司令员眉头紧锁,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陆沉,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我的想法是,化整为零,发动群众,跟他们打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陆沉语气坚定,“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地雷战、麻雀战。利用我们熟悉地形、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不断袭扰、消耗、疲惫日军,让他们防不胜防,草木皆兵!”
政委点了点头:“这个思路是对的。主席也多次强调过游击战争和人民战争的重要性。只是,这地雷……”
陆沉微微一笑:“政委放心,兵工厂最近攻克了一些技术难题。我这里有几份图纸,是专门针对坦克和步兵的地雷,还有一种威力巨大的反坦克手雷。”他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几张图纸,正是系统奖励的【坦克地雷/反坦克手雷】设计资料。
“坦克地雷?”司令员眼睛一亮,“就是上次炸翻小鬼子乌龟壳的那种?”
“原理类似,但这次我们要做的是压发式反坦克地雷,”陆沉解释道,“重点是威力要足够大,能炸断履带,甚至炸毁行动机构。·墈`书\屋. !无.错`内?容,而且要易于制造、方便布设。反坦克手雷则是集束式的,几颗捆在一起,专门往坦克履带和负重轮下面塞,也能起到迟滞和破坏作用。”
会议一致通过了陆沉的建议。兵工厂立刻转入战时状态,全力生产各式地雷和反坦克手雷。陆沉亲自坐镇指导,工人们三班倒,机器日夜不停。根据地的铁匠铺、木匠铺也都被动员起来,制造雷壳、零部件。
除了常规的压发雷,陆沉还根据后世的经验,设计了多种“诡雷”,让战士们和民兵骨干学习布设。
“同志们,看好了!”在一处模拟山路上,陆沉亲自示范,“这种叫‘踏板雷’,敌人一脚踩上去,轰!这种是‘拉线雷’,伪装在草丛里,绊马索一样,敌人一拉,轰!还有这种‘松发雷’,比如压块石头,敌人搬开石头,轰!最阴险的是这个,‘子母雷’,一个大雷爆炸,会引爆周围埋设的一圈小雷,炸他们个人仰马翻!”
战士们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兴奋的议论。
“乖乖,这雷要是埋上了,小鬼子还敢走路吗?”
“陆顾问这脑子是咋长的?这么多花样!”
陆沉又让人拿来一些破碗、烂铁锅、甚至是几块伪装得像粪便的泥块:“这些是‘饵雷’,看着不起眼,甚至像是能吃能用的东西,小鬼子贪心去捡,那就等着见阎王吧!”
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布雷运动在根据地展开。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军民齐上阵,男女老幼都参与进来。村村成立了爆炸组,户户学习埋雷技术。山间小路、河边渡口、桥梁涵洞、敌人可能宿营的破庙空屋,甚至田埂地头,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和诡雷。一时间,根据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地雷阵”,处处暗藏杀机。
这天,一支日军运输小队哼着小曲,赶着几辆满载物资的汽车,优哉游哉地行驶在一条山间公路上。他们刚刚“扫荡”了一个村庄,抢了不少粮食和牲口,正准备返回据点。
“队长,这条路看着挺太平的,应该没事吧?”一个日军士兵有些心虚地问。
小队长不屑地哼了一声:“八嘎!土八路的干活?能有什么花样!继续前进!”
话音未落,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突然“轰隆”一声巨响,车头首接被炸上了天,黑烟夹杂着零件西散飞溅!紧接着,就像是约定好的一样,第二辆、第三辆汽车也接连触发了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
这正是陆沉指导布设的“连环雷”,算准了日军车队的间距。
幸存的日军士兵魂飞魄散,哭爹喊娘地从燃烧的汽车残骸中爬出来,没跑几步,又有人踩中了专门针对步兵的“铁西瓜”,惨叫声不绝于耳。一个小队长模样的人刚想指挥抵抗,脚下被一根不起眼的细线一绊,“轰!”的一声,血肉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