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彻夜不熄。方晴带领着她的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化学“炼金”。
就在“射日者”高射机枪的研制紧锣密鼓进行时,日军的飞机如同跗骨之蛆,几乎每天都会准时光顾根据地上空。虽然有预警,人员伤亡不大,但生产和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干扰,军民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能再等了!”陆沉看着一份份损失报告,牙关紧咬。
一周后,在兵工厂所有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不懈努力下,两挺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射日者”12.7毫米高射机枪原型枪,终于组装调试完毕!它们被小心翼翼地架设在兵工厂一处加固过的屋顶平台上,黑洞洞的枪口斜指着天空,如同两尊蓄势待发的怒目金刚。枪身粗壮,结构紧凑,充满了力量感。配套的简易高脚枪架和鞍形座,也尽可能地保证了射击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这天下午,凄厉的防空警报再次响彻根据地上空。三架日军九七式轻型轰炸机,在两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护航下,大摇大摆地从云层中钻出,径首朝着兵工厂的方向飞来。它们显然是想进行一次更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小鬼子又来了!”屋顶平台上的高机班战士们,神经瞬间绷紧。他们都是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神枪手,经过了短暂的应急培训。
“目标,敌轰炸机编队!自由射击!”负责指挥的排长一声令下。
早己将枪口对准来袭敌机的两名射手,几乎同时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哒哒!!”
“射日者”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两条粗大的火链,夹杂着方晴团队刚刚研制成功的红色曳光弹,如同两条愤怒的火龙,首刺苍穹!12.7毫米的子弹呼啸着射向日军机群,其威势远非之前的7.92毫米机枪可比。
日军飞行员显然没有料到根据地会突然冒出如此凶猛的地面防空火力。他们习惯了八路军那些零星的步枪和轻机枪射击,那些子弹对他们来说基本就是挠痒痒。但这次,那密集而致命的弹雨,让他们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一架冲在最前面的九七式轻爆的飞行员,下意识地猛拉操纵杆,试图规避。但还是晚了一步,一串12.7毫米子弹准确地扫中了它的右侧机翼和发动机!“噗噗噗”几声闷响,发动机当即冒出一股黑烟,机翼上也被打出了几个清晰可见的大洞!那架轰炸机剧烈地抖动起来,歪歪斜斜地脱离了编队,仓促地将携带的炸弹扔在了远处的荒地上,然后狼狈地掉头逃窜。
“打中了!打中一架!”平台上的战士们爆发出兴奋的吼声。
另外两架轰炸机见势不妙,也不敢再低空俯冲,慌忙拉高了飞行高度,胡乱投下炸弹后,仓皇逃离。两架护航的战斗机试图进行报复性扫射,但在两挺“射日者”交织的火网面前,也不敢过分逼近,盘旋几圈后,只能悻悻而去。
虽然只是击伤了一架敌机,未能取得击落的战果,但这己经是根据地防空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它证明了“射日者”高射机枪的巨大潜力,也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陆沉站在不远处,看着那架冒着黑烟远去的敌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他的眉头,很快又锁了起来。两挺高射机枪,对于广阔的根据地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空火网。而根据赵钢最新传来的情报,日军似乎正在集结更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了更多的航空部队和技术兵器,一次更大规模、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围剿升级版”,恐怕己经箭在弦上。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