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7年12月,大批的波西米亚农民逃到了摩拉维亚,波西米亚的贵族们一致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康拉德有意为之,不仅波西米亚贵族是这么想的,就连摩拉维亚贵族、豪绅也认为是康拉德念旧情,这些波西米亚农民就是康拉德“驱赶”到摩拉维亚的劳动力。?8+1!k*a~n*s!h′u+.·c¨o·m^
康拉德才成为公爵不到一个月,他就要被波西米亚贵族赶下台了。
为了解决此番困境,康拉德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将弗拉季斯拉夫三世软禁起来。
第二件事:派出巡逻队抓捕逃跑的农奴。
第三件事:从摩拉维亚搜刮粮食然后运到波西米亚。
关于这三件事,他是这么想的——
第一,如果没有人居中联络,波西米亚贵族是不可能做到团结一致的,那么一定有人在居中联络,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弗拉季斯拉夫三世,将他关起来之后,波西米亚贵族就又是一盘散沙。
第二、第三,这两点都是为了缓解波西米亚行省的人口流失,如果农民都跑完了,波西米亚行省的农田谁来种?难道要他这个公爵亲自下场吗?
康拉德虽然军事能力尚可,但是管理能力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关押了弗拉季斯拉夫三世,波西米亚贵族虽然短时间震惊于康拉德的“铁腕治国”,但是在他们缓过来之后,就开始私下策划营救计划,准备推翻康拉德,然后将弗拉季斯拉夫三世扶上公爵宝座。~x?h·u/l_i-a\n,.+c/o′m_
追捕逃跑的农奴?冰天雪地的,怎么抓?
至于在摩拉维亚搜刮粮食……康拉德本人身处布拉格,难以管制到摩拉维亚贵族,他留在布尔诺的城堡管家最后仅凑齐了三千蒲式耳的粮食,可这一点儿粮食对整个波西米亚行省来说就是九牛一根毛上的毛尖尖,并且他的行为还惹怒了摩拉维亚贵族。
嗯……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说的就是康拉德这一号人。
1061年起,康拉德就成为了布尔诺郡、兹诺伊莫郡、伊赫拉瓦郡、奥帕瓦郡四地伯爵,地位不可谓不显赫,可是他又做了些什么?
整天巡视领地、狩猎、举办宴会,领地治理的事情是一点也不操心,所有的脏活累活都交给了领地内的教士们处理,一句“在其位不谋其政”就足以总结康拉德的大半人生。
正因如此,康拉德的管理能力没有经过训练,仅有7点(较差),与其兄长弗拉季斯拉夫二世的24点(优秀)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1~4(糟糕)、5~8(较差)、9~12(普通)、13~16(良好)、17~100(优秀)
康拉德的管理能力这么差,他必须要一个能力值出众的财政总管或者首相,弗拉季斯拉夫二世去世以后,整个公国内,管理能力在优秀以上的,除了奥帕瓦那几个有智慧特质的,就只剩下弗拉季斯拉夫三世、布拉格大主教两人了。′1+4?k,a^n?s?h*u/._c!o~m?
弗拉季斯拉夫三世,被关押了。
布拉格大主教,因为私自放走了卢德米拉,所以被康拉德剥夺了大主教职务,现如今只是一名老神父。
嗯,康拉德的时间不多了。
……
1088年3月,春天来了。
这个冬天冻死的人似乎比往年都要多,但是奥帕瓦各地的人口不减反增,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全部都是来自波西米亚行省的农民,因为诺伦允许底层人民采伐树木取暖,再加上奥帕瓦主教西米尔将修道院的全部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这些逃难的波西米亚农民在死了一多半以后成功的活到了春天。
如何安置灾民?
诺伦有经验,先以工代赈,将这些皮包骨头的灾民的身子骨养起来,顺便清点一下人数,灾民自己开垦出来的农田又交给他们自己耕种,这样一来明年又有了盼头,当然了,开垦出来的农田肯定是不够灾民们分的,所以就要“分流”,多出来的那部分灾民将会被送到奥帕瓦贵族的庄园壮大贵族们的实力……简单的来说,就是“女伯爵吃肉,贵族们喝汤”。
“这个康拉德,还真是会给我找麻烦!”诺伦嘴上在骂,脸上却在笑:“好了,接下来有的忙了……”
……
1088年5月,大多数灾民都安排妥当了,经此一事,奥帕瓦的人力储备又多了三千。
就在诺伦以为这一波人口红利已经被她吃完了的时候,又来了一批波西米亚灾民!
“怎么回事?”
“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