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则早就已经死心了。¢卡+卡-小?说·网` _首^发+
贾家老太太出身史家,是侯府小姐。
嫁给荣国公贾代善,成了荣国公夫人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人家也是真的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所以还是准备了好几个人才培养计划,来力挽狂澜,想要让荣国府重新走上辉煌的。
第一个就是贾元春。
这是她老人家精心培养了,准备送进宫里联姻的。不管是给康师傅做妃子,还是给哪个阿哥做福晋、侧妃,甚至是庶妃、格格,只要能够跟皇家联姻,那就是胜利。
因为,贾家的男人是真的不行,那就只能用女人上了。
可惜啊,贾元春听话了十几年,最后了,居然不干了。
这就很是过分了。
第117章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一贯听话顺从的荣国府嫡出大小姐贾元春毅然决然地在选秀女这个关键的时点上选择了叛逆, 放弃了入宫做宠妃或者是给阿哥做侧妃这种早就设计好的人生规划,转而投向了中年经济适用男平郡王的怀抱。?求,书.帮. !免\费?阅·读^
虽然对方年纪大,贾元春也还只是个侧妃, 但是好歹, 她再也不用过她那位娴玉表妹心声里说的那种“苦熬十年成为贤德妃”“风光省亲大戏之后葬送全家和自己性命”这种悲剧人生了。
跟年纪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儿、但是超级会心疼人、而且说实话身家地位也不算低的平郡王过点儿安生的小日子不好吗?
反正贾元春自己觉得挺好的。
但是贾家, 特别是贾母, 觉得不好。
毕竟这可是这位老太太精心培养的“家族祭品”,眼看着养成了,要结果子了,居然就这么飞了,这可真是狠狠在她心口捅了一刀啊。
对此, 贾元春觉得, 对不起了老太太,比起把自己的小命儿献祭出来,果然还是捅您老一刀更好, 何况,这一刀捅进您心口, 也不过只是疼一下,又要不了您的命,与她那漫长苦涩的十几年宫廷生活相比, 根本就不算什么好吧……
贾家老太太无语,虽然不爽,但也没有办法反驳这样子——就算她想要发作,人家贾元春已经成了平郡王府的人, 还是侧福晋, 有身份、有地位,虽然比不上嫁进后宫或者是阿哥府, 但是郡王府那也比她们贾家这个国公府不知道高了几个等级呢。~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
惹不起,根本惹不起,那还不是只有选择忍了这口气,甚至还要笑得漂亮了吗……开什么玩笑,人家贾元春一进门儿就是郡王侧妃,过了几年,生了几个儿子女儿,又顺理成章地成了郡王正妃,那就更是惹不起、甚至是需要巴结的存在了。
贾元春这条线断了之后,贾家老太太虽然心痛,但是也不至于绝望。
因为还有贾珠、贾宝玉、贾家其余三春这三条线。
隔壁宁国府,她的侄子贾敬还是个进士,这不是立刻就有翻红的希望了?
数来数去,她们贾家翻盘的希望之路,除了贾元春入宫这条线之外,至少还有四条线嘛。
想到这个,贾家老太太立刻就缓过来一口气,然后,她就体会到了每一段线、每一个希望、各个崩塌的极致幻灭。
贾珠就不说了。
从十几岁还没成婚的时候就开始跟隔壁贾珍的原配夫人纠缠不清,终于跨越雷池,继而东窗事发之后,直接被贾政按着暴打了一顿,缠绵病榻一两年后,人就没了。
咔嚓,这一条最粗壮的线断了——贾家二房彻底没有了科举兴家的希望了……
你说贾珠他爹贾政?
拉倒吧。
在贾珠进学之前,贾政早都考了二十多年了,也没有啥结果。要不是他爹贾代善看他考科举考的都要魔怔了,也没有考中希望,也不至于临终还记着为他上奏个遗本,从康师傅那里给他求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小官儿了。
贾政这辈子最好也就这样了,能升个一两级也就撑死了,再多也就不用想了——靠着祖荫入仕就算了,自己也没有啥出众的能力,除了会掉点儿书袋之外,啥用没有,这种才是真的让人头大。
至于贾宝玉,因着这孩子天生不爱读书,模样生的又好,贾家老太太索性把他往社交达人那个方向培养——世家大族,最讲究的就是礼仪和规矩,贾宝玉的礼仪规矩那是真的没得挑的。
这也是贾家老太太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她在原著里头就不止一次地说过——她们家宝玉虽然在家里经常乱七八糟的瞎折腾、发人来疯,但是到了外头,见了外人,那可绝对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