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 分卷阅读98

分卷阅读98

不愿书写,再三推辞,最后不得已,才一挥而就。?5/2.m+i¨a*n?h?u^a+t^a+n_g·.\c¨o-m/如此贤才,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这年头,大家都极其喜欢互通书信* ,写诗词唱和,就类似于现代的朋友圈那般普遍。

因此,童启这词刚写出来,潘阆便立马抄写了一份,分享给了徐常侍。

不少京城内的大儒也有收到,均是喜爱非常。

甚至还有人抄写到那扇面上,百般安利给其他人。

在童启还未知晓的情况下,他的诗名已响彻整个大奉朝。

皇帝乍然听到潘阆的名字,依旧不太喜欢。

可冲着手中的好文字,也不愿多说什么了,只感叹道。

“唉,这华夏书院的山长的确是个有大才的,既具文人的风骨,又有着一心为朝廷的心,即便有时候说话促狭,可那也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懂事,若天下皆是这般贤才,我也不必再焦虑百年之后的事情了。?k,s·w·x*s_./o?r.g^对了,听闻他手下第一批的学生们皆已中了府试?最快的话,站到我面前,也得是后年了吧……”

一旁的徐常侍低头称是,“乡试和会试皆是三年两届,怎么也得到后年了。”

“可惜啊,朕苦等贤才,也不知何时才能看到这童山长的影子了,但愿他的学生们争点气,莫败坏了老师留下的好名声才是。”

徐常侍跟随着赔笑两下,见皇上眼中感慨,不由心神一动。

看来他这好友潘阆的确是走对了路。

以如今皇上对他的态度,即便是入朝为官,只怕也难以建树,倒不如去那什么华夏书院当先生,若有朝一日,这书院一举飞黄腾达,教出个好徒弟来,不也就如同那龙胜书院一般。

挺直了腰杆么?

届时什么罪名之类的,想来也很容易赦免了。

他默默给自家好友争取着印象分,深藏功与名。

暗地里,则推波助澜,给童启在文坛上的地位,再次加了一把大火。·s*h\u!y^o·u¨k¨a\n~.~c`o?m^

第39章 招募赞助

作为文坛之中的后起之秀, 童启的声名鹊起,很快便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其中,便有上次答应了蹴鞠大赛的龙胜书院斋长, 冯子川。

他将在州府中见到童启, 且答应了对方提议的蹴鞠赛一事, 告知给了山长宗广济。

对方喜不自胜。

宗广济出身自鲁地大儒仕宦之家, 乃前朝有名的宗家之后。光是族中当过官的, 便有上百人!

族内老少皆读过书,识过字,盛时,据说就连他们手底下的奴婢、侍从们也各个诵读《诗经》, 做得一手好文章!

可传到宗广济这一代, 声名已有些摇摇欲坠。

他祖父是龙胜书院第一届山长, 酷爱教人读书识字,可宗广济本人,却是个比起文来更爱武的。

从小便梦想学习自己的偶像李白,仗剑走天涯, 奈何被俗世所牵绊, 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当了山长。

实际上, 他平日里很少管书院内的事,都是由各斋长、教授一起商量着负责, 唯一喜欢的便是蹴鞠,经常带着书院里的学生、教授们去踢一场,大汗淋漓, 畅快无比。

可惜自当今圣上隐隐透出一些重文轻武的风声后,踢蹴鞠的人慢慢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不少学生嫌弃脏兮兮、汗津津的, 影响文人风度。

如今想凑齐一个队,已经是非常困难。

没想到华夏书院的山长竟也会喜欢,还要搞什么蹴鞠大赛,他顿时有种寻到了久违知己的感觉!

当下,便恨不得连书也不教了,亲自带队去伊川赴约。

冯子川忙将人给拦了下来,道,“话不是如此说,山长您这次带队前去,可不能只是为了踢蹴鞠一事啊,更有的,还得想办法摸清这家书院背后的路数。”

“路数?”宗广济一脸茫然。

“没错,您想想看,他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孩童,充其量也只是个秀才,却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将华夏书院打出名声,成长到如今跟我们差不多的地位,这背后说是没有人,又怎么可能呢?如今许翰林在朝廷内,正缺一个往上走的功绩,若能将这书院收为三皇子名下……届时增添了人才势力不说,倘有一日,对方得登大宝,我们岂不是鸡犬升天?”

宗广济惊了一跳,狠狠皱起眉头,怒斥道。

“你这话说的奇怪,许翰林需要功绩,跟我们又有何关系?他是咱们的学生不假,可出了书院,自有自己的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