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是带着拖油瓶的尤老娘,还是家里艰难,要进京城投奔已经出嫁的邢夫人的邢大舅一家子,这都不算什么事儿。~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相比之下,凤姐儿的继母李氏夫人到还算个好的。至少李家家世简单,虽然没有什么富贵油水,但也至少清清白白,可见为了给王家大老爷找到这么一门儿亲事,王家老太爷和王家老太太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
所以说,父母之爱子女,则为其计深远。
古人诚不欺我。
娴玉一边儿吃瓜,一边儿感叹,倒是把凤姐儿弄得也很有些感伤——她想她祖父王老太爷了。她能够养成现在这么一个八面玲珑的性子,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着祖父学的。
王老太爷是王家最后的统制县伯。
她们王家的爵位从一开始本就比贾家和史家低,又不是那种功劳特别大的类型,故此,同辈儿之间算的话,王家的人的官职比贾家和史家都低,也就只比薛家好上那么一点儿。?s/s¨x¢i~a,o^s/h·u!o\._c′o~m¢
也是因为这个,她们王家一度都使劲儿巴结贾家和史家,往他们两家嫁了好几个闺女,也娶了他们两家好几个闺女。
不过这都是在王老太爷上一辈儿,也就是初代“四王八公”的时代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算是贾家最辉煌的时代。
虽然都叫金陵省的四大家族,但是贾家很明显跟其他三家不是一个等级的。
是的,人家贾家其实还另外有个圈子叫“四王八公”,跟北静王、理国公他们一起玩儿的,不带他们其他三家,当然也包括王家。
联姻是联姻了,但是也是到了贾代善他们这一辈儿才开始的,之前都根本高攀不上。
按理说圈子不同,不必强容,但就是这种情况之下,王家老太爷也并没有气馁。
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八面玲珑的高情商与超绝手腕儿,硬是把统制县伯这个爵位给多保留了一代,还包揽了海上的生意,拿下了接待洋人、跟洋人贸易的差事。?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想想一个武将出身的世家子,居然能够干下来这些事儿,还是很不容易的。
他的努力也并没有白费,还是很让贾家当时的掌权人贾代善刮目相看了。
这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因为这个契机,王家终于迎来了翻盘的时刻。
故此,哪怕是娴玉,也不得不感慨一下,这老爷子可真是厉害
。
娴玉这种根本没见过王家老太爷的尚且如此想,凤姐儿对她们这位祖父当然更是一直都很是崇拜的,她也一直觉得自己这种脑子转得快、能掐会算、八面玲珑的性子其实就是遗传自她的祖父王家老太爷。
凤姐儿喜欢这个祖父,王家老太爷也对凤姐儿这个嫡长孙女十分喜爱。
他老人家也觉得凤姐儿的性子很像年轻时候的他自己,故此虽然可惜她是个女孩儿,但因着长房实在无人,王家大老爷和王仁父子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他便也放弃了他们,索性将凤姐儿假充男儿教养,愈发把她养得能干了起来。
当然,整个王家也在他老人家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
可以说,在王家老太爷过世之前,王家一直在走上坡路。
王家老太爷是个十分理智清醒的聪明人,他对大儿子王家大老爷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处理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大号废了,直接练小号就完事儿。
至于王家大老爷是怎么长歪的,说起来还是王家老太太的锅——生王家大老爷的时候,王家老太太才嫁过来,年纪还小,之前在贾家也是千金小姐,娇生惯养,哪里知道怎么养孩子呢。
再加上她头胎就生了嫡长子,很是给王家长房张脸,跟王家老太爷的感情也十分好,那就更是有些飘飘然。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一来二去的,这嫡长子就被她给惯坏了。
偏偏王家老太爷那个时候刚刚入朝当差,忙得是天昏地暗,等到他好不容易忙完了外头官场和朝堂上的事儿,稳住了王家的地位回家来准备享受一番天伦之乐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大儿子已经被养废了。
不但读书、习武什么都不行,甚至还耽于享乐、沉迷女色,每天都喝的醉醺醺的,简直不知所谓。
但是人都废了,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眼看着二儿子王子腾也要被养废,王家老太爷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