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位份不高,也并不是皇室本家,但至少也是个宗室,将来说出去,也是个郡王侧妃了,总比原著里头在宫里熬个十年的宫女,最后当了几年贵妃之后死于非命的好。¨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
而尤氏听了娴玉的心声,默默把继母尤老娘和两个继妹安顿在了远离宁国府的地方,生怕两个妹妹走了岔路,甚至还请了女先生给她们俩上课。
等到贾蓉果然按照娴玉的心声预言的那样娶了秦可卿为妻,她便有意跟这个儿媳妇走得很近,精心照顾秦可卿生下了嫡子之后,她们婆媳两个联手,全力培养这个孩子,很有种“去父留子”的意思。
所谓的逆天改命,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这些事儿,有些已经发生,有些正在发生,有些还没有发生。
不过,改变,已经开始出现。
就在这些原著人物命运的关键节点上,一点一滴地出现了偏移。·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
当然,皇室的人也是一样。
康师傅听见了娴玉的心声,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把她指给胤禛,而且,并不是侧福晋,而是嫡福晋。
第104章 捡漏丸辣,好像被迫捡漏了。
一开始,娴玉并不知道,自己是嫡福晋。
毕竟,历史记载得非常清楚,系统零零三也给了娴玉一个“基本准确”的信息,那就是,四阿哥的嫡福晋是步军统领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
而且还是康师傅亲自指婚的,就是在康熙三十四年下半年成的婚。
怎么看,怎么就是这一次的选秀的事儿,不管是时间,还是各方面的信息都能够对得上。
然而,不知怎么,居然中间出了岔子,乌拉那拉氏并没有被指给四阿哥,而是指给了一个宗室的嫡出世子——就,跟她那个好姐妹贾元春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求\书\帮? ^冕/废_岳~黩¢
对此,娴玉完全不知道,就是在上次,她们在北静王府一起参加赏花宴的时候,乌拉那拉氏跟贾元春一样,偶然间听见了娴玉的心声。
这个事儿,说起来还是有点儿运气的成分在身上的。
本来,娴玉对乌拉那拉氏并不怎么感冒——她是贾元春的好朋友,娴玉一开始对贾元春不怎么喜欢,毕竟,这位听说是贾家老太太精心培养的豪门贵女,但是却非得用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特殊手段,混进了宫里,给能够当她爹的康师傅当小老婆,这搁谁都没办法理解。
当然,跟元春年纪差不多,也成为康师傅小老婆的姑娘其实也不少,比如这一次选秀的陈姑娘和高姑娘,就是如此。
但是,那些人,并不是自愿的,而是碍于规矩不得不参加选秀,一旦被选中,也没有什么选择和拒绝的权利,只能接受,那么,娴玉当然也不会因此苛责她们。
然而贾元春却不一样。
她是贾家主动送进宫里去的。
并不是常规渠道,反倒是走后门儿,哪怕当宫女儿也可以的那种。
虽然说,原著里,她后来出人头地,成功晋升成贤德妃,还奉旨省亲,从宫里头回到贾家。但是,她省亲的时候说的那都是啥话啊?
什么“当日既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见不到父母兄弟”……巴拉巴拉,就真当皇家是吃白饭的,随便她编排呗。
首先,你不同意,那可以直接拒绝。
虽然贾家,特别是贾母在她身上投入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也把她培养得很不错,但是这个进宫的人选,也不是非她不可。
就如同王家当时送了王嫔入宫一样,贾家的本家、旁支还有旁支的旁支,也是有不少适龄姑娘的。
其实,本可以再选一个王嫔一样的姑娘入宫,说不定,她们因为机会难得,原生家庭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根本用不到那么多年才承宠。
当然,晋升贵妃怕是没可能,不过,娴玉现在十分怀疑,如果是康师傅的话,贾元春还能不能晋升贵妃了。
这多半是个虚假的晋升,冲着取贾元春和贾家的命来的。
总之,这步棋,走得并不算好。
贾元春虽然优秀,但是那是按照世家千金小姐的标准来培养的。
论察言观色、温柔小意、服侍到位,贾元春完全比不过那些出身不如她的姑娘。
简单来说,王嫔就能够甩她好几条街,更加不要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