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息之事不仅他们着急,曹氏和严氏必然也着急。
只是那两家毕竟是大宗,能够沉得住气。像这些小宗就有些憋不住了,连忙前来寻曹氏问个确切的答案,到底是与国君一体,还是与他们一体。
曹家如此,严家应该也差不多。
孟扶光在外面看了会,对百里竫说:“没有必要再蹲下去了,无非都是那些人。”
朝中大夫几乎没有一家不在其中,明显他们将自己和国君化为了对立面。
二人往回走,孟扶光问百里竫:“说起来我还没问过你们国君,既然国君和大夫们是一体的,民氓百姓称贷的债务,关税征籍大半都是入了国君私库,既然你们国君已经占了大多数好处,那你们国君为何还要推行变国之政呢?”
百里竫听到这话,转头来深深的看了孟扶光一眼。
他走了几步,才反问孟扶光:“那为何女公子也对公子伯阳说了变国之事?”
孟扶光道:“国之强弱,不在于国君一人。”
“是了,就是这个道理。”
百里竫说:“女公子不是国君,所以有些疑惑倒也正常。不过我们国君不是看重这等小利的人,他希望强大起来的是整个俞国,而不是国君一人的富贵奢侈。”
要兴国,必然要从百姓做起。
谁让种田的是百姓,打仗的也是百姓,这个国家的生活处处都与百姓相关,那为什么不能善待百姓呢?
这次定息一事,就是善待百姓的开始。
“可是这件事阻力太大了。”百里竫叹口气,也为俞白景发愁。
说起来,他们百里氏也是卿大夫一族,也是得了好处的一面。只是与曹、严等比起来是小宗罢了,所以教育孩子这方面,也没有那么用心。
百里竫没有父母亲,野生野长,在宗族中并不是那么被重视,他吃过苦日子也见过百姓苦难的模样,所以在这件事上更能与俞白景共情。
就连一向支持国君的公子项竹,恐怕都不及他。
所以百里竫很希望俞白景能成功,不管是为了让国家变强,还是单纯的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最终的结果反正都是他希望的。
孟扶光听着,也轻轻地抿了下唇。
两人回到车上,百里竫驾着车慢悠悠的往前走,孟扶光不知想到了什么,问道:“大概俞侯已经猜测到定息之事会推行不顺利了,所以想要先免除关税。”
百里竫点了头:“我猜也是。”
孟扶光又说:“那置公币的事,就更要往后推了。”
毕竟国中置公币,统一货币不难,难得是铸币权力交给谁,采矿权力又要交给谁呢?
这都是明显的好处,卿大夫必然是要争的。
而且国中很多矿山都是归私人所有,国君甚至还都不如这些卿大夫富有。
但思及这些事,孟扶光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她想起进入曹氏大门的那些人,又想着矿山之事,对百里竫道:“或许定息一事,也能成功。”
百里竫惊讶的回头看了她一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在宿曲大街上逛了一圈,孟扶光又看了几眼那些蹲门的闲汉后,才一同回了俞宫。
卿大夫们都已经散了,公子项竹正坐在案桌边,一脸生无可恋的喝着水。
定息这事儿,要的不是卿大夫的命,要的是他的名。
今日口干舌燥的,加上天气炎热,感觉整个人都在冒火。
心里在冒火,头顶也在冒火。
俞白景在旁边悠闲的坐着,身子慵懒的往后倚去,手中还晃了个扇子。
见孟扶光和百里竫进来,俞白景坐正,笑着说道:“如何,可是看到宿曲大街了?”
孟扶光点点头,走过去在俞白景身边坐下:“俞侯想的很是长远。”
“未雨绸缪嘛。”俞白景笑哈哈的,叫宫人端来水果给孟扶光吃。
公子项竹看到,很是惊愕的看着俞白景控诉道:“方才我说要吃,国君说没有,怎么……怎么女公子回来了,就突然有了?”
俞白景也不避讳,唇角勾起来说:“你说呢?”?
第126章 将这利益捆绑拆开!
公子项竹撇了嘴,百里竫嘿嘿直笑。
作为当事人的孟扶光,却恍若未闻,安安静静的坐下吃东西。
这水果也不知是哪里产的,个头不大,颜色却很漂亮。晶莹剔透的模样,咬开后汁水格外冰凉甜美,是消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