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有要红了眼的迹象,突然福至心灵又补充了一句:“你如今再为国君,万事当以大局为重,切莫再做出因为一个女人而单枪匹马闯敌营的事。这在军中,乃是大忌!”
俞白景:“……”
他没想到,分别之际孟扶光还要教训他。
可这话是孟扶光上辈子想说的,也是这辈子想说的。
堂堂一国之君,怎能如此没有轻重?他俞白景难道不考虑自己死去后,俞国会陷入什么境地吗?
俞白景在这件事上理亏,所以他自然无话可说。
当然他也不会解释自己是因为孟扶光而去,因为无论如何解释,从孟扶光的角度出发,定然是另一个结局。
孟扶光从不会因为某个人而自乱阵脚,坏了大事!?
第144章 兴工之策
孟扶光翻身上马,带着弈临离开。
百里竫回到了俞白景身边,见俞白景又气又笑的看着孟扶光的背影,恍似察觉了什么。
“国君,您和女公子……”
“无事。”俞白景打断他的话,收回了视线。
见天色不早,俞白景也上了马,晃晃悠悠的往俞国国都方向走。
百里竫的人马已经往这边靠拢,他们如今倒是不用着急了,路上可以走得慢点。
大约是心情好,俞白景生出了些想和百里竫闲聊的心思。
他问百里竫:“你觉得孟国女公子如何?”
百里竫想都不想的回道:“性情秉直,武艺超凡。”
这八个字,也算是把孟扶光最明显的特征都囊括了。
可俞白景不满足,还追着问:“再没了?”
百里竫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乃是一名悍将!”
其实这世间能以女子之身得到悍将这样的称赞,是极为不容易的。可孟扶光仿佛是上天铸就的女战神,自幼就和别人不一样。
她不单武艺超凡,在军事上更是有极高的指挥能力,算得上是军事天才。
也因为这样,上辈子的俞白景在与她交手上,鲜少能占到便宜。
俞白景以前只觉得孟扶光在军事方面厉害,可这会儿却又不这么想,他替百里竫补充道:“孟扶光还是一名极好的政客!”
说是政客,其实是俞白景委婉了。
他更想说的是,也许比起他俞白景来,孟扶光更适合做一国之君。
孟扶光有着常人难及的政治敏锐度,有大局观有前瞻性,如今还有了野心,简直就是国君的标配。
而他俞白景,倒也不能说差,可因为少时复杂的亲情关系,无论哪一辈子都被“情”字困住。
他为幼时的亲情所困,后来又为少年时的爱情所困,一辈子都没得到和解。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追寻这个字。
在孟扶光那里,一切都可以为国之安稳为黎民百姓让步。
可在俞白景这里,却好似什么都可以为情感让步。
这就是他和孟扶光的区别,这也是孟扶光永远都能胜过他的根本原因。
俞白景想明白了,有些怅然的叹了口气,却又扬唇轻轻的笑了起来。
天下本就容不下二主,他为情所困,孟扶光为江山所困,那他们就是天生绝配!
这样也好。
自己设立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后,俞白景的心就变得轻快起来。
他打马扬鞭,朝着百里竫高声道:“加快速度,我们早日赶回国都。”
无论如何,在变国之政上,他可不能落在孟扶光之后。
……
孟扶光和弈临快马加鞭,三四日便出了俞国地界。
因着俞白景推行的减免关税政策,如今出入俞国边境,省去了很多繁琐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不再被强行征籍。
这一举措果然吸引了很多人,诸侯国的商人们闻利而来,出入很是热闹。
弈临瞧见了,低叹一声,对孟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俞国的国君如此年轻,甚至也掌握了一定权力,在俞国的政策推行起来都举步维艰,那他们孟国呢?
且不说孟侯本身和贵族站在一起,公子伯阳如今手上又没有多少实权,和孟侯直接斗起来,局面很不利。
也不知道这次请女公子回去,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孟扶光不知弈临的担忧,出境后,便披星戴月的往孟国赶。
快到孟国边境时,他们听到了王室传来的消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