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亮剑:我在晋西北当军需官 > 第118章 工业萌芽,系统新貌

第118章 工业萌芽,系统新貌

周淮安的目光在系统界面上那些昂贵的选项上停留了许久,心中的天平反复摇摆。!秒_章~节-暁?说*网¨ ?哽¢芯¢嶵!哙,最终,他没有选择那些看似一步到位的“黑科技”,而是将视线投向了系统黑市中那些价格相对“亲民”,但同样标注着“工业/技术”标签的新增条目。这些条目,在他上次关注“小型炼铁高炉设计图纸(残缺)”时还未曾出现,或者说,并未如此清晰地展现。

“系统果然在悄然变化。”周淮安若有所思。这种变化,似乎与根据地的发展阶段,以及他所面临的实际需求息息相关。他不再犹豫,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购买‘小型机械修理技术资料包’,‘通用零件标准图纸(第一辑)’。”

随着意念确认,一千银元瞬间蒸发。紧接着,他又花费了三百银元,购买了少量系统标明的“特种合金钢样品”和“高强度黄铜棒料”。这些金属材料,在外界是严格管制的军用物资,但在系统中标注的价格,竟然比他预想的要低一些,似乎系统也在鼓励他向工业化迈出第一步。

做完这一切,周淮安看着再次大幅缩水的银元余额,脸上却露出一丝笑意。钱花出去了,但根据地未来的轮廓,在他心中却愈发清晰。

第二天,周淮安便开始在根据地内秘密物色人选。他的目标,是那些有一定手艺基础,或者在学习新事物上表现出过人天赋的战士和群众。铁匠铺的李老头自然是首选,老头虽然脾气倔,但一手锻打淬火的技艺,是根据地宝贵的财富。木工房的几个年轻木匠,心灵手巧,对各种机关结构也颇有心得。+x,s,a+n?y*e?w?u`._c¢o\m*此外,几个在战斗中表现机敏,又识得几个字的战士,也被他悄悄列入了名单。

几天后,一个由七八个人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在鹰愁涧一处极为隐蔽的山洞里宣告成立。山洞内部经过简单的修整,洞口用藤蔓和山石巧妙伪装,从外面极难发现。周淮安将打印出来的厚厚一叠技术资料和图纸分发给众人,自己则充当了第一任教官。

“同志们,这些东西,是我们根据地未来的希望。”周淮安指着那些复杂的机械图和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知道这很难,比打仗还难。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只满足于小米加步枪。我们不仅要会打枪,还要会造枪,会修枪,甚至将来,我们还要造出比敌人更厉害的武器!”

李老头戴上周淮安特意从系统中兑换的老花镜,凑近一张齿轮加工图,眉头拧成了疙瘩:“周、周先生,这上面画的圈圈道道,还有这些洋码子……俺老汉这辈子跟铁疙瘩打交道,可从没见过这么复杂的玩意儿。”

一个年轻的木匠赵小乙,以前在城里当过学徒,对图纸有些基础,此刻却也是看得一头雾水:“周先生,这上面说的什么‘公差’、‘配合’,还有这‘热处理工艺’,听着就玄乎。”

周淮安早有准备,他自己己经利用系统赋予的快速学习能力,将这些基础资料啃了个七七八八。他从最简单的零件图纸开始讲解,结合实物(系统购买的样品),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识图,如何理解机械原理。·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遇到复杂的理论,他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比方来解释。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而艰苦的。山洞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马灯提供照明。众人白天要参加生产劳动或者军事训练,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聚集在这里学习。但周淮安的决心和那些图纸所展现出的前景,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们。

转眼半个月过去,技术小组的成员们虽然依旧是半懂不懂,但至少对那些图纸和符号不再像看天书一样了。李老头凭借多年的经验,对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理解得最快,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赵小乙则在精密测量和划线上展现出天赋。

这天,周淮安从根据地仓库里拖出一台在上次日军扫荡中被炮弹炸坏的旧柴油发电机。这台发电机是根据地以前从一个破产的小工厂里弄来的,功率不大,但聊胜于无,是根据地少数几个能提供照明和动力的设备之一。损坏之后,大家想了不少办法,都没能修复。

“今天,我们第一个实践课题,就是修复它!”周淮安指着那堆废铁。

众人面面相觑。这台发电机损坏严重,外壳变形,内部的线圈和一些关键部件也明显受损。

“周先生,这……这怕是神仙也难修好吧?”一个战士小声嘀咕。

周淮安微微一笑,拿出几张专门针对这型号发电机的维修图纸和零件清单:“图纸在这里,损坏的零件,我们可以尝试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