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年代逆袭:瘫痪老爹重生了 > 第9章 硬骨头

第9章 硬骨头

小额贷款申请表,我已经签了字。但是——"他严肃地看着杨进京,"只批五户,每户最多两百。"

杨进京心头一热:"谢谢局长!"

"别谢我。"郑局长摆摆手,"赵县长打过招呼...不过老杨,刘长山那边,你得小心点。"

拿着批文,杨进京马不停蹄地跑信用社。

等办完手续回到东八里庄时,天已经擦黑了。

五个试点户主围在村口等他,脸上写满焦虑。

"批了!"杨进京扬了扬手中的文件,"每户两百,明天去信用社领钱!"

村民们欢呼起来,只有张建国忧心忡忡地把他拉到一边:"老杨,你押上工作,值得吗?"

"值得。"杨进京望向黑暗中隐约可见的塑料大棚轮廓,"建国,你信我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信是信..."

"信就成。"杨进京拍拍他肩膀,"走,看看进度去。"

接下来的日子,杨进京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白天在村里指导搭建大棚,晚上回局里处理公文。

刘长山变着法子给他使绊子——报销单据被退回,下乡申请被驳回,甚至连办公用品都领不出来。

"杨股长,您别往心里去。"小陈偷偷把自己的墨水匀给他,"刘股长就那样..."

杨进京笑笑没说话,继续伏案修改大棚技术手册。

前世积累的经验告诉他,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周五下午,杨进京正在股室整理资料,刘长山突然带着几个人闯了进来。¨暁^税*宅. /已¢发′布?醉~欣/璋.洁~

"杨副股长,下周省里要来检查,你把这两年推广项目的档案整理一下。"刘长山扔下一摞发黄的资料,"周一上班前放我桌上。"

小陈倒吸一口凉气——那堆资料至少得整理三天!

"好的,刘局长。"杨进京面不改色地接过资料。

等刘长山走远,小陈气得直跺脚:"太过分了!明明是他们的事,凭什么推给您?"

"没事。"杨进京翻开第一本资料,"你去帮我买两个馒头,今晚加班。"

夜深人静,农业局大院里只有技术推广股还亮着灯。

杨进京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一点半。

资料才整理了一半,明天还得去村里看菜苗。

正想着,门被轻轻推开。

小陈拎着个布包走了进来:"杨股长,我就知道您还在!"

"你怎么来了?"杨进京惊讶地问。

"给您送点吃的。"小陈从布包里拿出个饭盒,"我娘包的饺子,还热着呢。"

饭盒打开,热气腾腾的韭菜饺子香气扑鼻。

杨进京这才意识到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

"谢谢啊。"他夹起一个饺子,突然鼻子一酸——这味道,像极了王素心包的。

小陈帮着他整理资料,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从谈话中杨进京得知,小陈父亲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供她上学。

"......所以我特别佩服您。"小陈眼睛亮晶晶的,"敢想敢干,不怕得罪人。"

杨进京苦笑:"我这叫傻大胆。"

"才不是!"小陈压低声音,"郑局长私下说,您是局里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实干家!"

凌晨四点,资料终于整理完了。

杨进京让小陈回家休息,自己趴在桌上眯了一会儿。

天刚亮,他就骑车去了东八里庄。

五个大棚已经初具规模,远远望去,像一排银光闪闪的小山包。

杨进京挨个检查,指出问题:这个塑料布绷得太紧,那个通风口开得太小......

"杨股长,您看这苗!"赵老汉兴奋地拉开自家大棚的门。

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大棚里,绿油油的菜苗整齐排列,有的已经长出两三片真叶。

土壤湿润,温度适宜,完全不像寒冬腊月的样子。

"不错。"杨进京蹲下身,仔细检查菜苗长势,"再过十天就能间苗了。"

"老杨,真神了!"

赵老汉搓着手,"这要是成了,一亩地能顶好几亩粮田的收入!"

其他几户也纷纷汇报进展。

杨进京一一指导,忙到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