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铜锣,边敲边喊:"杨老四考上大学啦!中国海洋大学!"
杨进京盯着录取通知书上"水产养殖专业"几个字,突然笑出了声。上辈子连县城都没出过的老四,这辈子要去青岛了!
"爹..."杨耀明挠着头,"没考上北大,我..."
"傻小子!"杨进京揉乱儿子的头发,"海洋大学怎么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周副书记亲自登门那天,杨家正在给杨耀明收拾行李。
崭新的确良衬衫、人造革行李箱,还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全是榨油厂的分红买的。
杨雪梅蹲在院子里,正往木箱里垫旧报纸防潮。
"老杨啊,"周副书记站在院子里,打量着新盖的砖瓦房,"孩子们要去外地了,咱们是不是该...聚聚?"
杨进京瞥见门外停着的吉普车上,周小娟正探头张望。
小姑娘剪了齐耳短发,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一圈,手里攥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北京大学"四个红字。
"周书记,孩子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处。"
杨进京递过一支大前门,"倒是咱们乡镇企业局想办个职工夜校,听说妇联有师资..."
几天后,青岛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杨耀明在来信中写道:
"亲爱的爹娘:
海水真蓝!比画报上还蓝!我们系有个海水养殖场,老师说毕业后可以搞对虾养殖。我想了想,咱们村的水库...
另:小娟的学校离我这儿要倒三趟公交车,但她每周末都来..."
杨进京把信念给全家人听,王素心抹着眼泪笑:"这孩子,信里就提了周家闺女这么一句。"
"提什么提。"正在整理行李的杨雪梅插嘴,"他俩在火车站拉手,当我没看见?"
满屋哄笑中,杨进京走到院门口。
喜欢年代逆袭:瘫痪老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