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天和荀秋走动几步,到了院内空旷一侧。.5-4!看¨书` ·更^新-最^快?
随手削了两根树枝,将其中一根往苏晚天怀里一丢,再拿起另一根,荀秋道:
“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我那招也是脱胎于万物九如,你既然对它有所了解,相信入门也很简单。”
苏晚天甩了几个剑花,“嗯”了声。
“万物九如的精义与太玄心经别无二致,以真气刺激如下几个窍穴……然后……”
这是太玄心经上的记载,荀秋复述了一遍,苏晚天已经下意识照做起来……万物九如是太玄心经配套的剑招,既是最主要的伤敌手段,也可演化万千,起辅助之效。它共分九层,掌握一层变化是太玄宗每个人的必修课,在网上逐步精进,便能反应一个人对太玄奥义的体悟程度。
据传,若是能真正做到“九如”,便算是对天地自然有所感悟与认知,只需精进修为便能顺其自然地踏入九境乃至于至人境。
虽然最基础的“一如某某”至少有五境修为才能施展,但苏晚天模仿几分气势和“意”并不难。
被他拿在手中的树枝微微颤抖,表面肉眼可见地逐步苍白褪色,缠绕在其上的真气也变得幽暗、阴森起来。
万物九如,一如“死”。
大部分太玄宗修士掌握的技艺,荀秋第一次见到万物九如便是从景逸手中,和景逸关系不错,常去请教的苏晚天自然也从其那里学来了这一招。
他没有维持太久,很快便停下了手。
荀秋观察了片刻,微微点头:
“其实还挺有样子的。”
“这算不上夸奖啊。”苏晚天捏了下树枝,它登时便化为飞灰落于院中,很显然,他距离收放自如的境界还差了很远。
“一般的师兄和师姐在三境可做不到有样子。′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_全,”荀秋撇了下嘴,“而且你之所以用不出来万物九如,只是因为真气不够而已,等到境界上去就自然而然了……这倒是用不着我教。”
“真的假的?为什么我感觉这招有些难以控制?”
“那也是真气不够的原因。”
荀秋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用不出万物九如,不代表你用不出我那招。”
相较于万物九如,她那一招虽说杀力更重,但需要灌输的真气却没有提升。
这自然不是因为她的水平超越了创造和完善太玄真经的历代祖师,究其根本,便是因为万物九如算是“持续性”施法,在修士没有了悟太玄真意的情况下,每有一丝真气转化为“死意”的同时,便有十倍以上的真气白白浪费——这算是某种潜移默化的锻炼,对于修行大有裨益,但对敌时反而算不得尽善尽美。
“我那招算是将万物九如拼合而成,也是以‘如死’为基底,只不过从至深至沉的死意中催发了一层生机……算是,嗯……物极必反?”荀秋摸着下巴,“先这样,再那样,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然后……”
听不懂。
你在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懂啊……苏晚天嘴角微抽。
有时候,一个人能做到某件事,不代表她能把这件事给别人讲清楚
但他向来很有行动力,选择了再掰下一根树枝,重新练习。
真气凝聚,他心念一动,便略微放松了对人道书真气的控制,转而更专注地将其转化为深沉的,让人由内而外感到寒冷的死意,然后是更深沉,更纯粹……
然而这一切都有着某种极限,苏晚天隐隐约约理解了荀秋的意思,物极必反算不上难以理解的道理,但具体要如何去做,如何算是“死到了极致”,又要如何从死中萌发生机,他是半点头绪没有。/r+u\w!e+n¢.·n+e,t′
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苏晚天收手,思索片刻,发现了问题所在。
与荀秋不同,他用的不是太玄真气。
太玄真气兼具阴阳,无论变化为何种属性都自然而然,没有阻碍,但人道书真气不同。它虽说具备太玄真气的绝大部分特性,但因为是以剑修之法改良创造,本质上仍然更偏向阳属,何必舍近求远?
说做就做,他顺手再掰下一根树枝,摆出了架势。
真气再起,变化产生,人道书真气在他的控制下激荡,更加锋芒毕露,也散发着更加强横的,仿佛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气息,如同凡间王朝初建,休养生息,人口恢复、通商往来、操练兵马,能人志士辈出,渐渐抵达鼎盛。
然而好景不长,盛极转衰,越是繁茂,越是虚浮,衰落之际的便越是可怕……苏晚天心念一动,剑